多管齐下,农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加大村企对接力度,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推进南盛蒲山农业生态旅游、林尘六马岭蛋鸡场、中垌白石化橘红产业基地等项目实施,形成环境整治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相互促进、有效联动的机制。
二是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为抓手,整合涉农资金2270万元扶持35个专业村及对应35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优质高效农作物品种,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三是实施“龙头+”战略,促进抱团致富。如丽岗镇博青村与茂名市微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发展1000多亩毛豆产业扶贫基地,除每年为参与项目的4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5.6万元,还带动200多人就业,每年劳务收入近200万元。
四是创新“互联网+”模式,拓展销售致富。今年化州市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务院激励典型市县),入选了广东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试点县。五是打造“十大”产业带,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完善化橘红、罗非鱼等“十大”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化橘红、罗非鱼、水果、茧丝等特色产业。该市从事化橘红产业近30万农民,种植面积10万多亩,加工企业65家,品种50多个,销欧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35亿元。罗非鱼产业已形成养殖、加工、研发、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15亿元。
以点带面,美丽乡村百花齐放。通过大力抓好39条省定贫困村和示范村的整治工作,实现了以点带面,截至2020年9月底,该市4236条自然村已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庄规划、生活垃圾处理、配备保洁员和健全村规民约、章程及村民理事会等工作;整体推进全市镇村污水处理,2420条自然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642座;该市建设“四好农村”路129公里;完成村道路面硬化(村委会通自然村)自然村4197条,完成率达99.08%,完成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自然村3963条,完成率达93.56%;卫生户厕普及率为100%,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率达100%;完成集中供水自然村4125条,完成率达97.38%。
还先后打造了高志塘全国文明村、莞塘唐风孝道村、蒲山乡村旅游主题村、柑村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村、大岭化橘红第一村等“编外样板村”,建成平垌湖艳村、李山博带村农房风貌管控示范点。其中平垌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茂名市文明村,代表茂名市参加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赛,被评为“污水治理优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