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3482|回复: 4

[今日关注] 【全民反诈】说你参与诈骗,其实是诈骗你!茂名警方提醒:请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复制链接]





11月8日一名女子被骗子冒充警察实施诈骗,幸好真民警及时上门干预,使该女子避免了损失。然而,一个星期前却有另一名女子被骗子以类似手法骗走了近25万。










152536rgpjlhaapjlvhv3g.gif

警方再次呼吁

未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市民群众

尽快安装

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152536bg2dfiqttgo6sif6.jpeg


一通电话让她掉入陷阱



152536yacsrfcfaxps3ppf.png



案件回顾
受骗女子林女士在电白区水东街道某单位上班,11月1日接到一名陌生男子的来电。正是这一通电话使她掉进了骗子的陷阱中。该男子自称是广东省通讯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林女士的手机号码涉嫌参与诈骗。林女士听闻自己涉嫌违法,顿时紧张了起来,连忙解释称没有参与过诈骗。接着,对方顺势称林女士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要求其到武汉市某公安局报案,并称林女士不方便前往,可帮她连线报警。

很快,便有一名自称是武汉市某公安局民警的男子来电,佯装向林女士了解情况,通过施加心理压力,很快便让林女士添加了他的微信。随后,这名“民警”称要跟林女士做一份电话笔录,要求她找一处安静没人的地方接听电话。

在做电话笔录期间,这名“民警”通过微信发来一个网址,林女士点开后发现是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法院判决书等,一时间更加惊惶无措。接着该“民警”又以核查身份信息泄露原因为由,让林女士提供名下的所有银行卡信息,并让她用微信绑定所有的银行卡。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这名“民警”以林女士的资金需要转入一个“安全账户”以方便配合调查为由,要求她将名下所有银行卡的钱全部转到其中一张银行卡内,并诱骗她将转账的验证码发了过去。经一番操作,林女士被骗走了247200元。

冒充公检法诈骗已不鲜见



记者梳理以往新闻报道发现,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案例已不鲜见。今年5月,高州便有两名女子接连遭遇电信诈骗,她们都是被冒充民警的骗子忽悠,准备秘密转账到骗子指定的“安全账户”,好在当地反诈中心及时预警,当地派出所民警及时出现制止,骗子才没能得逞。全国各地都发生过不少类似的案件。

152536a5avy287822j9vi7.gif

民警提醒
这一类诈骗手法有以下特点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涉嫌洗钱、贩毒,或者法院有传票、身份证被冒用等借口,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会扮演“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制作所谓的“逮捕证”“通缉令”“传票”等文书迷惑甚至恐吓受害人,称其涉嫌各种违法犯罪或者法院有传票、身份证被冒用等。

然后,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受害人不得告诉任何人,包括配偶、子女和警察等,迫使受害人一步步掉进诈骗陷阱。

最后,骗子会诱骗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又或者是提供银行卡账号及验证码等配合调查。一旦不法分子获得验证码,便可随时更改银行卡密码,轻易转走里面的钱。



请你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茂名公安倡议广大市民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准确识别诈骗信息,最大限度减少被骗可能性。如果市民没有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又欠缺反诈知识,对骗子的手法不了解,在接到骗子电话后便容易上当受骗。

  • 【全民反诈】敲屏幕!国家反诈中心App,您下载吗?

记者在此还要提醒广大市民读者:要多留意相关的新闻报道,多了解一些防诈反诈知识。

152536jgea1wig381hzaia.png



来源:茂名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