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RDB 于 2021-6-21 21:23 编辑
“打了吗?”如今已成为大家彼此见面的问候语。目前,电白区正开展新冠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 工作,如何保证群众安全、顺利接种疫苗?记者近日实地探访新冠疫苗的“冷”运之旅,目睹新冠疫苗“入库、出库、运输、保存、接种”的全过程。6月18日晚,当电白这座城市渐渐隐匿于夜色之中,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忙碌中。据通知,今晚将有一批新冠疫苗到达,所有新冠疫苗均已做好接种安排,明天上午8点前必须将这批新冠疫苗冷链运转到各个接种单位,确保全区群众民当天能够接种。在疫苗冷库前,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崔江和同事们都在待命,大家在等着送苗车的到来。“新冠疫苗到来一般没有固定时间,往往是随到随接随发。”与记者一起的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赖英林说。
00:22分,随着一声喇叭响,装载着新一批新冠疫苗的冷链运输车驶入电白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大院,送疫苗的车还没停稳,现场所有的人已经动了起来,崔江说要开始接苗了。
一箱箱疫苗从车上搬下来,然后再一箱箱搬入冷库。他们动作迅速,从接收搬运到填表验收,再到全部登记入库,只用了短短5分钟。
据了解,疫苗在常温下30分钟内都不会有影响,但是他们仍然要和时间赛跑,如此高效和准确无误的行动,就是为了能够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疫苗冷链管理员邓华健熟练地对新冠疫苗进行验收,检查疫苗的生物制品检验合格证、核对疫苗运输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疫苗名称、生产企业、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确保信息无误。
潘锦华目前负责疫苗记录等相关工作,同邓华健一样,不论何时,只要疫苗抵达,库房就有她的身影。邓华健拿出手提电脑、扫码枪,在疫苗冷库内对储存在2℃-8℃冷链运输车内的疫苗进行扫码入库、扫码出库登记。
“今天送来的北京科兴中维疫苗有16000支”,崔江向在场的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赖英林汇报。其他工作人员在科室进行单据打印、签字……疫苗到货后,在区疾控中心的储藏库基本不作停留,会被疫苗冷链车及时分发到各接种点。
赖英林向记者介绍,每一支疫苗都有一个“电子身份证”,即监管码,疫苗入库时需要扫码入库,出库时扫码校验才能出库,直到疫苗接种前也要进行扫码校验后才能注射,这样可以确保每一支疫苗去向可溯源。新冠疫苗的存放温度必须控制在2至8摄氏度之间,疫苗冷库都配有自动报警系统,一旦温度超出范围系统便会自动报警并把故障信息发到冷库管理者的手机里。
开始分苗了,邓华健、潘锦华再次当起了搬运工。邓华健说,虽然疫苗分发都在深夜,但想到第二天可以保证了接种点的正常工作,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很多疾控人连续放弃了休息,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完疫苗返回这里,又要继续分发、配送到全区23个接种点,送完疫苗回到单位,天已蒙蒙亮。”赖英林说道。01:00分,邓华健、潘锦华已经将到来的疫苗分装成23份装入早已准备好的冷链恒温箱内,搬到正在冷库口等待的2辆疫苗冷链运输车上。
01:21分,记者开着车跟随着疫苗冷链车来到配送疫苗的第一站电白区体育馆临时接种点,工作人员赶紧将装有新冠疫苗的冷藏箱搬进疫苗医用恒温冰柜。现场,工作人员仔细核查新冠疫苗冷藏箱温度计上的温度,并查看外包装是否有渗漏等情况,将疫苗摆放在冰柜架上,把疫苗信息录入系统。记者注意到,接收疫苗时都要填写冷链运输单,包括疫苗名称、疫苗生产企业、批号等信息。
02:03分,装载着疫苗冷链车到达第二站——陈村卫生院。据正在办理接收手续的医务人员介绍,由于接苗时间的不确定性,他们完成一天的疫苗接种收尾工作后,抓紧时间休息一下,等待疫苗的到来。随着疫苗冷链运输车几声喇叭声,她就起身接收疫苗,马上入库冷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据知,当天配送到最远的黄岭接种点后,疫苗冷链运输车回到已是凌晨5点多。
08:00分,记者在电白区体育馆临时接种点现场看到,一名工作人员提着一个蓝色的大箱子在每个接种点间来回穿梭分发疫苗。
“她手里拿的是一个恒温箱,最底部是冰层区,有实时监测箱内温度功能,疫苗从医用恒温冰柜取出后,被直接放到恒温箱里,再送到接种护士面前的小恒温箱里,通过扫码确认后才能接种。”来自电白区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每支疫苗‘从哪里来,接种给谁’等信息必须准确记录,我们通过红光扫码录入电子管理系统,实现疫苗信息可溯源。”正在注射台工作的电白区中医院护士崔钰玲对记者说。
时值此刻,一支灭活新冠疫苗在电白新冠疫苗的“冷”运之旅顺利结束。据悉,目前电白共有23个疫苗接种点(含1个大型临时接种点),截至6月19日,电白区共完成37批次新冠病毒疫苗转运共553603剂次,扎实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数字背后,是疫苗接种一线人员用“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争分夺秒”的工作状态一针一针创造的成绩。前方组织有序,后方供应有力,相互配合才促成了当前的接种“战绩”。为疫苗接种保驾护航的疾控人演绎着新冠疫苗接种背后的各种故事。
图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冯广利 赖广昭 何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