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娘: 窦州,古地名,位于现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唐朝建置,据说,川长石贯岸,秋冬潦尽,水石下窦出,曰罗窦洞,《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四·广东五志云:县南一里有罗窦洞,唐以此名州。辖地包括现在广东信宜全市,广东高州市的马贵、古丁、深镇以及广东罗定市的蕾滨、新乐、都门、扶合、加益一带,广西的北流市大伦镇、白马镇、扶新镇一带。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废窦州改称信宜县。该地名存在时间从公元634到1071年,历时437年。 |
第一次知道还有“窦州(茂名)”一说,涨姿势了。 谢谢楼主科普{:1_976:} |
天高海阔 发表于 2019-6-7 00:00 哈哈哈,这打脸打的爽…… |
高州府时期,大茂名地域何其广阔 |
罗州、石龙郡 |
mmhgjhx 发表于 2019-6-6 20:56 那么现在全国都在挖掘历史传统文化,这又是什么原因 |
如同无能的男人喜欢打老婆一样,没钱缺志短的地方,就是喜欢怀旧。 |
秦朝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后设南海郡,两阳地区为南海郡地。 汉朝 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合浦郡高凉县,两阳地区为高凉县地。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吴国析合浦郡置高凉郡,高凉郡管安宁县、思平县,高凉郡治、安宁县治皆在原阳江县地,为原阳江县地建县、建郡之始。 三国 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置莫阳县,属高兴郡,为原阳春县地建县之始。 魏晋南北朝 南朝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为阳春县得名之始。 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设高州,下辖高凉郡、杜陵郡、宋康郡等郡,改安宁县为高凉县。高州州治、高凉郡治、高凉县治皆在今江城,高州管辖今阳江市、恩平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 隋朝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在现阳江地新设阳江县,为阳江县得名之始。 唐朝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阳春城区,领阳春、流南两县,为阳春有春州之名之始。 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废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州治在阳江,属广州都督府管辖。 宋朝 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因河北贝州改为恩州,原恩州则称南恩州,州治乃在阳江。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废春州,铜陵县并入阳春县,阳春县属南恩州。 元朝 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南恩路总管府,公元1282年降为散州,州治、府治皆在阳江。 明朝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撤除恩州,阳江县、阳春县归肇庆府管辖。 清朝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改阳江县为阳江直隶州,领阳春县、开平县、恩平县。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阳春县、开平县、恩平县归肇庆府管。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阳江直隶厅改为直隶州,领阳春县、恩平县。 |
说起历史,阳江从秦汉出生,到明清之前都有一定地位(基本是州治、郡治、县治的所在地),而且两阳地区和恩平自古为一家,自到清末,都分了,之后虽然有几年和阳江同在粤中专区和江门市。 ![]() |
谢谢楼主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