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3 16:30 真要钻牛角尖,专员公署、专区、地区这些同样是派出机构,跟道的性质完全一样,它们也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甚至连地级市也不属于宪法内的正式行政区划,但这不能改变我们的认知,我们就认为地级市就是正式的行政区域。道在乾隆之前也是派出机构,当时道台并未有正式官阶,在乾隆时明确为正四品,就相当于确立了行政区划,级别也是在省之下,府之上,就相当于湛江地区当时在省之下,地级市之上一样,两者性质没有区别。 |
拼车301 发表于 2020-11-3 16:51 林召堂考下状元那时户籍是高州府吴川县吴阳 |
我阿爷曾经说过他小考曾经拿下过湛江地区第一名。 |
mmmvp 发表于 2020-11-3 14:46 有争议的东西,就不要使用肯定的语气了。还正式确定为一级行政层级,你确定的吧? ![]() ![]() ![]() |
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3 09:22 你是有多搞笑,专员公署、专区、地区这些正是道这一级别的延续,无论是官阶或者管理性质都基本一样。道台本为临时性差遣官员,到了乾隆时期,正式将道确定为一级地方行政层级,道员也就成了地方一级的行政长官。湛江地区也经历了多次的派出机构设置后来才成立了行政区。道员就相当于湛江地区和之前派出机构的行政首长。 |
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3 09:19 中国政区[url=]编辑[/url] 道是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监察区划,始设于西汉,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持续发展完善,明清时期趋于完善,中华民国时期沿用,新中国建立后停止使用。需注意的是不同时期的道,其性质和行政单位都不尽相同。 清朝 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 道制到清代逐渐完备,如明代两直隶各道分属邻省带管,清代北直隶成立直隶省,南直隶分置江苏、安徽二省,均设置了布、按二司,就不再有带管寄衔的制度;又如乾隆十八年(1753)取消了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名称,只称道员(即守道、巡道),较明代简易划一;各道官员不再由布、按二司的佐吏兼任,道员皆为正四品,由兼衔变为实官。 清还对明代以来的道加以调整。康熙六年(1667),就裁并守、巡道一百零八。尔后雍正、乾隆时虽略有增设,但较明代为少。乾隆时期,全国共置守、巡道七十九道。即直隶省七道,山西省四道,山东省三道,河南省四道,江苏省四道,安徽省二道,江西省四道,福建省五道,浙江省四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四道,陕西省五道,甘肃省八道,四川省六道,广东省五道,广西省三道,云南省四道,贵州省三道。此外还有掌管专门事务的山东督粮道、河南督粮道、浙江督粮道、湖北督粮道、湖南督粮道、广东粮驿道、苏松粮储道、江安督粮道、江南驿盐道、山东运河道、江南河库道、福建盐法道、云南驿盐道,共计九十二道。 自己好好看看 |
gongfung 发表于 2020-11-3 00:49 我从没有否认,仔细看看前面。 |
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2 20:14 清代的广东区划下设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等,道是军事区划,府、直隶州、直隶厅等才是行政区划。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高雷阳道为例,高州府、雷州府、阳江直隶州在军事上受高雷阳道统领。仅此而已。“道”则是在省范围内设立的一级军事组织,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军分区。所以,治所在高州府的高雷阳道,与高州府、雷州府和阳江直隶州并非行政关系,府和直隶州才是该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其他如高廉雷道等均与此相同)。因此,在行政上不存在“道辖府”之说;府与府原本就是平级的,更加不存在“府辖府”之说。某些人故意混淆概念,将行政代管与军事管辖混为一谈,鼓吹高州府曾经“管辖”雷州府(湛江全境)。这些人如果不是不懂,那就是另有目的了。 |
mmmvp 发表于 2020-11-2 21:32 你自己写错又怪别人理解错,什么逻辑? 让你列出这200年,你又列不出,口气还大过天。 清代的广东区划下设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等,道是军事区划,府、直隶州、直隶厅等才是行政区划。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高雷阳道为例,高州府、雷州府、阳江直隶州在军事上受高雷阳道统领。仅此而已。“道”则是在省范围内设立的一级军事组织,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军分区。所以,治所在高州府的高雷阳道,与高州府、雷州府和阳江直隶州并非行政关系,府和直隶州才是该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其他如高廉雷道等均与此相同)。因此,在行政上不存在“道辖府”之说;府与府原本就是平级的,更加不存在“府辖府”之说。某些人故意混淆概念,将行政代管与军事管辖混为一谈,鼓吹高州府曾经“管辖”雷州府(湛江全境)。这些人如果不是不懂,那就是另有目的了。 看看打谁脸了? |
广东南路梅菉市 发表于 2020-11-2 22:06 那么这三个地方人口多少?人均gdp有多少? 剔除这三个地方的人口和gdp,计算出来的全市人均gdp,是不是比那三个地方高? 抛开人口谈gdp是没有意义的,我是这个意思。 |
广东南路梅菉市 发表于 2020-11-2 18:40 清代的广东区划下设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等,道是军事区划,府、直隶州、直隶厅等才是行政区划。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高雷阳道为例,高州府、雷州府、阳江直隶州在军事上受高雷阳道统领。仅此而已。“道”则是在省范围内设立的一级军事组织,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军分区。所以,治所在高州府的高雷阳道,与高州府、雷州府和阳江直隶州并非行政关系,府和直隶州才是该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其他如高廉雷道等均与此相同)。因此,在行政上不存在“道辖府”之说;府与府原本就是平级的,更加不存在“府辖府”之说。某些人故意混淆概念,将行政代管与军事管辖混为一谈,鼓吹高州府曾经“管辖”雷州府(湛江全境)。这些人如果不是不懂,那就是另有目的了。 |
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2 11:32 坡头区历史上就是属于高州府吴川县,你还在发懵。 |
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2 11:44 以去年GDP为例,湛江GDP为3065亿元,廉江、吴川、坡头三地贡献1083亿元,占湛江GDP的35.4%,调顺、硇洲岛、特呈岛不计。 |
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2 17:34 专区都是解放后的说法,我说的是清朝至民国时期,就是高雷道,不知怎么打成了高雷专区,你可以理解为表达不对或者笔误,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你也就指望钻字眼找回点颜面了,理解的。茂名和湛江曾共治200多年,治所在茂名的占80%以上,现湛江的地盘更是有三分之一是以前的茂名地盘,湛江人还好意思拿管辖这事来说,脸皮也是够厚的。 |
黄河倒流 发表于 2020-11-2 20:14 1669年,设高雷廉分守道,由高州府治,管辖高州、雷州、廉州、罗定州4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