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888|回复: 1

[闲聊] 这个常识,连学校都在纠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学校叫停家长检查作业”说开
最近,浙江一小学发出“公约”叫停家长检查作业,认为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是学生的事情,批改作业是老师的事情,家长不应该插手,为此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此举引起了社会关注,褒贬不一。作为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普通一员,看到这样的小新闻竟然能走红,感觉被狠狠打脸了,心情五味杂陈。

一、这是常识问题
这是事关常识的问题。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是愤怒的。虽是一家之言却道出了万家困惑。家长该不该检查孩子作业,这是应该被单独提出来的问题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而,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却在这个认识上存在分歧,尤其首先是学校在这个常识问题上搞不清楚,复杂化了。从倡导家长为孩子检查作业到如今叫停家长检查作业,都是学校在摇旗呐喊。学校、孩子、家长是三个不同责任主体,每一方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但在这三方主体中,孩子无疑是备受关注和需要引导的。
学生自觉检查作业与家长检查作业是完全不冲突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单方面养成的,而应该是在学校、孩子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引导和监督下潜移默化养成的。家长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负有家庭教育的责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引导。学校和家长的良好互动有助于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导向价值最基本的体现就在于日常的作业监督。家长平日里忙于生计,需要通过对孩子作业的完成质量来检查当天的学习情况并在知识范围内进行适当辅导。而家长的这种监督引导是发自内心的责任使然,是一种亲子方式,学校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所谓“公约”对这种自然关系进行割裂。这类“公约”虽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有画蛇添足之嫌,道尽了教育的无力感。
作为孩子的启蒙摇篮,学校应该在孩子教育的基本常识问题上观点鲜明,辩证看待,科学引导,谨慎发出诸如此类混淆常识的所谓“公约”

发表于 2018-8-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_98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