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攻坚,国之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近年来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大部署和安排,专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遍布全行各层级、各机构干部的定点、对口帮扶机制,全方位、多维度推进全辖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目前该行各级机构共派出近250名全职或兼职的扶贫干部,对口200余个贫困村、近2500户贫困户约7600人进行帮扶。
精准扶贫扎根基层 与群众休戚与共 “刚到村里时,看到村里贫困户几代同堂挤在夏天漏雨、冬天挨冻的危房,看到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长期营养不良瘦弱的身体……这些都让我非常难受,但这也正是我坚守在村里、坚守在扶贫岗位上的巨大动力。”相继为2个村扶贫5年,年近60岁的河源工行扶贫干部何培耀如是说。何培耀原先是河源工行连平支行内控主管,如今负责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的对口扶贫工作。2016年底他刚到村里时,还有10户贫困家庭住在泥砖瓦房,每逢刮风下雨,这些村民都胆战心惊。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何培耀立即行动,逐户摸查核实具体情况,与村两委多次开会研究落实危房改造事宜,因户施策为住房困难户改造危房,如动员和协助贫困户申请国家房屋补助资金、协助沟通民政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协调村两委解决地皮问题等等。2017年,10户贫困家庭的危房改造全部完成,还购置了桌椅、床等生活物品,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谢谢政府和工行帮我们修好房子,现在刮风下雨再不用‘心惊惊’,能睡个安稳觉了。”一位五保户激动地表示。
又如在梅州五华县岐岭镇黄塔村,工行梅江支行副行长熊远明是该村第一书记,他长期扎根基层,与贫困群众同生活、同劳动,与村民建立了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在一次走访中,贫困户巫大叔因长期从事地下采煤作业落下的周期性头疼突然发作,情况严重,熊远明二话没说立即将其背起往诊所跑去。由于送诊治疗及时,巫大叔的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当熊远明得知巫大叔在读大学的儿子因家贫想弃学时,他立即与孩子联系,鼓励其不要放弃学业,坚定其立志成才的信念,并用自己有限的工资为孩子支持了部分生活费用。在日常工作中,熊远明也始终惦记着孩子的成长,主动与志愿者组织联系,安排上门慰问,组织捐款等。为切实改变这个家庭境况,熊远明还主动与扶贫签约公司商议,安排巫大叔到扶贫签约合作公司打工,当其领到第一笔工资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太高兴了,现在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熊书记就像是我们的家人一样,真是太谢谢他了!”
以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广东工行各级机构选派的扶贫干部活跃在广东粤东西北各地的贫困山区、贫困群众中。他们既有来自分行的中高层管理者、也有支行的负责人、还有来自网点的普通客户经理、柜员……每个人的背景、家庭、学历、原先从事的岗位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扶贫事业无比的热爱,让他们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休戚与共,共画同心圆,用技能、用知识、用汗水、用真心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谋脱贫、谋致富,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爱戴。
金融扶贫因地制宜 深耕产业经济助扶贫
注重“输血”的同时,广东工行更加“注重”造血,除大力扶持危房改造、助教助学、重大疾病救助等住房、上学、看病等民生项目外,该行还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因地制宜下大力气培育各地的“造血”功能,通过建立和扶持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截至2018年6月末,广东工行扶贫贷款余额104346万元,较年初增加2840万元,近五年其他扶贫帮困相关经费投入超2000万元,助力不少贫困村民解决就业难题,实现“真脱贫”。
阳江市那龙镇九三村,是广东工行省行本部的对口扶贫村。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工行通过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为合作模式,成立“阳江市阳东区九三种养专业合作社”,将大棚种菜和养殖黄牛纳入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3万元,其中工行已帮助九三村完成出资79.1万元,通过优先雇佣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赊销小牛、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按合作养殖合同回购产品等方式,帮扶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2017年末,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45元,较2015年,也就是工行对口扶贫之前增长了61%;村集体收入3万元,比2015年增加了29200元;贫困村实际减贫人口120人,脱贫率达88%。
在茂名,工行则是积极推广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充分利用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帮助贫困地区优质企业、优质产品和特色资源走向市场。如茂名高州盛产岭南著名佳果——荔枝,工行于2016-2018连续三年在“融e购”电商平台面向全国客户开展“茂名荔枝网上行 扶贫助农在行动”主题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