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盖房子你见过吗?近日,茂名碧桂园天钻项目如火如荼的建筑工地中,新来了一位粉红色的“机器人工人”:它在地下车库里缓缓而行,由它处理过的地面就像最专业的师傅做的一样,平整得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据悉,今年2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7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要求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借此东风,“机器人建房”走进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作为行业龙头,碧桂园在智能建造领域也走在前头。2018年,碧桂园成立博智林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目前已实现了建筑机器人从自主研发、小批量生产到工程测试、工程服务及批量化商用。日前,博智林旗下博特机器人公司签约承接碧桂园天钻地下室地坪漆作业项目,这是茂名首次引入建筑机器人应用于工程建造。人和建筑机器人协同造房子的梦想,在碧桂园天钻的工地上照进了现实。 作为碧桂园2021年全新产品系“星府云天”中的“天系”作品,碧桂园天钻项目从前期规划、产品设计到现场施工都采用高标准执行方案。而机器人施工,无疑也是这个项目向茂名展现高技术、高品质的绝佳窗口。本次出现在天钻项目的“地坪研磨机器人”,由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下属博特团队研发制造。博特团队专注于探索地坪工程、地下室墙柱面装饰及导视相关施工工程。 在碧桂园天钻项目地下车库作业现场,记者看到,一名工人在平板电脑上一键下发施工任务,高约1.7米的地坪研磨机器人随即开启自主作业,遇到柱子等障碍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转向,地面在下方磨盘打磨下很快变得光滑。据了解,以1000㎡施工面积计算,传统施工需要3-4名工人连续工作8小时才能完成,但采用地坪研磨机器人只需要1个人,7个小时即可完工,效率提升近3倍。而且,地坪研磨的沙尘全部被收进机器人后方的集尘袋中,作业现场完全看不到灰尘弥漫的场景。“扬尘少了很多,磨得快,还很干净!”第一次看完机器人施工的工程师非常兴奋。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机器人相比人工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标准化施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二是可以充分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达到绿色、安全、环保、优质的综合效果。尤其在高危、高污染、有毒挥发等复杂的综合环境下,采用机器人施工可大大降低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比如,外墙喷涂机器人可用于高层住宅或商业建筑外墙面的自动喷涂作业,没有传统作业的高坠风险,最大喷涂效率可达300m/h,安全又高效。 中国拥有世界上较大的建筑市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0年约占GDP份额的26%左右,但也面临着产品性能欠佳、资源浪费、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此外,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老龄化严重,用工荒、用工成本上升等难题持续加剧。因此,建筑行业亟需寻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让“智能建造“赋能建筑行业,让机器人完成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这是不少行业人士的梦想。 2018年,碧桂园成立博智林公司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实现了建筑机器人从自主研发、小批量生产到工程测试、工程服务及批量化商用。2020年11月,博智林受邀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发起成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开展建筑机器人标准体系的构建等工作,在智能建造领域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截至2021年2月26日,博智林在研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近50款,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042项;已获专利授权984项,其中发明专利262项。目前博智林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适用于大多数现浇住宅、PC装配式住宅、工厂、公共建筑等建筑类型。 而背靠碧桂园29年房地产开放建设经验和2000多个项目、在建3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年数据)的实验场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产品一下线就能够投入到严格的工地测试应用环节,实打实地从实战中不断迭代完善,成长为行业的领跑者。 这也意味着,曾经我们脑海中有些科幻的场景——“机器人建房子”,在未来随着一批批建筑机器人投入使用,将一步步让梦想变为现实。而对于茂名而言,笔者也希望不仅在碧桂园的工地上,在各个建筑工地上都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机器人各施所长大展身手,推动茂名建筑行业的整体优化变革。正如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所言:“像生产汽车一样,未来是机器人在工地生产我们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