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骄阳似火,茂名地区白天最高温度达34℃。在令人望而却步的高温面前,疫情防控工作却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快,杨姐晕倒了,来搭把手扶她过去……”
7月13日下午2点左右,在电白区寨头村委会,出现了揪心的一幕:流调溯源指挥中心的流调九组组长杨永恒,因高温中暑、低血糖的原因,晕倒在外出流调的工作现场。
自茂名市发生“0708”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茂名地区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夜以继日抗高温、斗疫情,用职责和使命为群众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7月10日,电白区迅速成立新冠疫情流调指挥中心。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防消杀及体检股副股长杨永恒马上报名加入,成为流调九组的组长,参与密接和次密接人群的排查工作。
由于本次疫情涉及面广,需重点排查人员众多,给流调溯源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来不小的挑战。
7月13日中午12:40分,电白区流调指挥中心接到任务单,需要协助核查一位密接人员。收到指令后,顾不上吃午饭的杨永恒和同事杨凯、潘文涛组成“三人小组”,穿上防护服,带好相关物资便出发前往电白区水东街道寨头村。
盛夏七月,天气炎热,阳光炙烤着大地,户外的气温高达33℃,而全身被包裹在防护服内的杨永恒,体表温度将近40℃。
敲开门,对密接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对所在区域物品进行采样,询问活动轨迹,处置因采样留下的医疗垃圾……一整套程序下来,时间已过了一小时有余。
在询问中得知,有另外两名次密接人员居住在寨头村,需要做进一步的核查。饥肠辘辘的杨永恒等三人来不及多想,赶紧再次步行数百米,来到该次密接人员住在四楼的家中。
“农村房子没有电梯,我爬到三楼时,便感觉四肢麻木,头晕,喘不过气来,感觉缺氧了。”杨永恒回忆道,她将自身情况告知了两位队员。“两位男同事很体谅我,让我原地休息,剩下的工作他们去完成。”
心里过意不去的杨永恒,哪怕此时已经没有体力做采样工作,她还是缓慢地帮忙收拾垃圾。等两位同事完成采样工作,三人走下楼,准备去做最后的医疗垃圾处置工作。
刚走到一楼,潘文涛便发现了杨永恒的异样:她摇摇晃晃,越走越慢。“不好,杨姐快晕倒了。”潘文涛和杨凯赶紧一左一右搀扶住杨永恒,急步走向垃圾处置点。
短短60米的距离,三人却感觉遥远而漫长。来到处置点,潘文涛和杨凯马上将消毒水喷洒在杨永恒全身,并协助她脱开防护服。
“防护服脱下的那一刻,感觉有空气进来,呼吸也顺畅多了。”杨永恒被扶着来到出勤车上,凉爽的空调扑面而来,她慢慢地恢复了神志。
谢绝了同事要送她去医院做检查的建议,杨永恒认为自己只是近期休息不足,而且正处在卫生期,高温缺氧加上饥饿导致的低血糖,并无大碍。“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我也不能再去增加他们的工作量。”
回到疫情指挥中心的杨永恒,吃上了迟到两个小时的午饭,只短暂休息一会儿,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流调报告工作当中。
每一份流调报告的背后
都是流调队员们熬红的眼睛
发烫的手机以及昼夜奔走的疲惫
他们以烈日下的“辛苦指数”
换取群众的“安全系数”
用不分昼夜、浸满汗水的坚守
为全区人民撑起一把“平安伞”
感谢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防疫工作人员 提醒大家,如果接到流调电话 请微笑着对他们说一句: 辛苦了,谢谢你们
图文 / 通讯员 梁缘 徐国泰
--------------------------------
今日电白编辑部
编辑:杨伟盛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