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避免接触他人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气溶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触过公共场所物品后要及时洗手;要低头避开咳嗽或者打喷嚏的人;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疾控专家表示,正确规范佩戴口罩是防控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口罩不仅可阻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而且还可避免自己打喷嚏咳嗽讲话时喷出的飞沫跑到空气中。
研究显示,正常说话、咳嗽和喷嚏呼出的飞沫的主要粒径范围分别是10~50、73~100和80~340微米。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临界距离约为2.5米。佩戴口罩之后,咳嗽产生的飞沫动量大大减少,导致飞沫移动的水平距离会缩短至0.5米以内,并且这些飞沫的运动主要是随着人体的热羽流上升,而不是沉积在易感人群表面或者被他们吸入。因此,口罩依然发挥了很大的阻隔和减少病毒传播的作用。
还有研究显示,只要双方都佩戴口罩且间隔1米以上,造成感染的几率几乎为0。因此,戴口罩不仅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也有好处,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疾控专家提醒,当前疫情反复,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市民务必坚持科学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