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士毕业生去火锅店做保洁,是否意味着人生的失败?
近日,“211硕士毕业生在火锅店做保洁”的新闻冲上热搜,这位女生本硕均毕业于名校,但毕业做保洁这事让很多人不解。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代表认为,这一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现在年轻人选择更多、心态更好,社会各界需要用平常心看待就业话题,接纳年轻人更多的就业选择。
类似的事例,以往也有。有名校毕业生卖猪肉、卖白菜、当家政阿姨等,每每新闻出来,都会引发网友热议和争论——
有网友表示,“应当尊重每个人的择业观”“追求不同人生道路的‘另类’选择,这种勇气值得呵护”;
更多人认为,“高学历却做低价值的工作,不值”“这样的人生可谓高开低走了”“白瞎了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结果”…… 争议的背后是很多人的担忧和焦虑:这不是人才浪费吗?
龚先生看来,硕士当保洁,这只是一个个例,不具有代表性,也没啥普遍性。新闻当事人可能只是暂时没有遇到很合适的工作,临时性地选择了一个过渡性的工作。
能够一毕业就找到匹配学历和兴趣的岗位,自然是好事,但对于不少人而言,找工作往往并不那么顺利,很多时候会一波三折,需要不停地适应、调整。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事实上,很多人毕业之初所选择的就业岗位,并不是其一生不变的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