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4415|回复: 0

旦场镇:党建引领特色种养业,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11月9日
旦场镇种养业协会成立
党建带协会 协会联农户
产业为纽带  农户为基础  富民为目标
走出一条种养业做强做优发展新路子


0.jpg

0 (1).jpg


随着电白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旦场镇,种养业小散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是突出,农户一家办不了的事情越多,导致自闯市场的风险越大。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旦场镇以协会模式作为突破口,通过成立种养业协会“大家庭”,在摆脱过去单打独斗同时,更好地给种养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发展。


0 (2).jpg

0 (3).jpg


“旦场是农业大镇,围绕‘农’字号产业作为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特色的种养业,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旅康养转型,促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镇委书记冼淑娟表示,通过举全镇之力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协会示范引领,实现共享利益、共同发展,促进旦场高质量发展。


0 (4).jpg

0 (5).jpg

0 (6).jpg

0 (7).jpg


近年来,旦场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指示精神,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结合“百会帮百镇”帮扶安排,通过政府主导、党建引领,加强产业、企业、农户之间对接,促进人财物等要素汇聚,做长做优联盟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0 (8).jpg

0 (9).jpg

0 (10).jpg

注重党建引领  蓄足发展后劲
旦场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按照“加强党建”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定位,完善网格管理体系,推行“一核三治五服务”工作机制,强化对党组织书记的跟踪培养,吸引更多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乡贤志士、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


其中,“用黑棕鹅的翅膀助力省定贫困村经济腾飞”就是一个活生生例子,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运营收入。


0 (11).jpg

0 (12).jpg


走进黑棕鹅基地,杨华振老板正在清点着即将要出栏的鹅,他高兴地说,到如今发展成养殖鹅年出栏量达100万只以上,年销售额达5500多万元,并拥有粤丰盈烧腊连锁加盟店13家。


在2017年,作为退役军人的杨华振,联合村成立专业合作社,以“产业+合作社+基地+扶贫户+市场”的合作模式,引导贫困户正式入股参与分红。这些做法,让楼阁堂村41户146人在2019年底全部脱贫摘帽,到2023年,合作社连续几年平均分红20余万元。与此同时,周边的罗坑镇、沙琅镇等地参与养鹅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带动农户386人养鹅。


同时,杨华振还是种养协会会长。“接下来,我们将积极申请成立种养协会党支部。”这举措无疑是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协会一线。目前,共有7名党员均为种养业协会中的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能手。


0 (13).jpg


旦场镇按照“书记带班子,总支带队伍,党员带群众,能人带群体,先进带后进”的方向,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乡村振兴冲刺“第一棒”。冼淑娟书记,陈电镇长在调研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主要有产业模式单一、农产品销路不畅等原因。面对摆在眼前的难题,经过客观分析、听取意见、集体决策,决定以“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村民得实惠”为工作路径,依托“三变”改革,利用“协会”力量共营模式,形成了“全镇一盘棋,抱团求发展”的格局,让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0 (14).jpg

发展特色种养  做好振兴文章
产业发展是滋养村民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在旦场镇,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开花结果”,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0 (15).jpg

0 (16).jpg

0 (17).jpg

0 (18).jpg


目前,旦场镇以粤丰盈、泽丰园、天之言等龙头企业及特色农业柑橘、释迦、黄晶果、金苞菠萝和鱼虾水产品为带动,持续优化荔枝、龙眼、圣女果品种和种植、加工技术,加快建设“国字号”品牌,推进乡村产业纵深发展。


0 (19).jpg

0 (20).jpg

0 (21).jpg


截至2022年底,全镇累计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8个,涉及14个村,辐射带动农户2521户。近年来,旦场镇立足“特”字挖潜力,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并主动对接区农业农村局、供销社等单位寻求支持,通过电商,建立网站等电子商务平台,多渠道、多方式拓展群众致富渠道。


0 (22).jpg

0 (23).jpg


因情而定,制定规划。积极安排各村开展特色种养业摸底工作,帮助有发展产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和种养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以提高家庭收入。
因势利导,加强宣传。充分利用乡村广播、发放宣传纸、帮扶干部走访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指导村民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发展特色种养业,发家致富。
因户施策,加强服务。按照种养户需要,通过现场指导、开展技能培训、引导考察交流等方式提供政策、技术、供销等对接服务,精准施策,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发展效益。


随着一项项举措的落地落实,种养户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和美乡村”也正朝着一步步迈进。

立足联农带农  促进富民兴村
旦场镇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导思路,融合一二三产业实现镇域经济增长,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上下功夫,这就是最大优势。


每到圣女果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加工大棚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别看茂名地区现在很多地方都种植圣女果,但最早种植圣女果是旦场镇的生龙村。


0 (24).jpg

0 (25).jpg


“这个育苗基地,每年出苗量达200多万株。”由生龙村委会支部书记李胜腾带头创业的广东天之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落户生龙村委会,是一个扶贫产业,也是茂名市第一家千禧圣女果专业种植企业,和茂名市唯一一家一体化模式经营企业。这些年来公司带动周围乡村村民种植、发家致富,甚至辐射到阳江、湛江等地,参与种植的农户达1000多户,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


时下,公司结合现有规模和客户喜好,把水果基地发展成休闲农业,建立起采摘园(圣女果、西瓜、草莓等)、垂钓(鲫鱼、草鱼等)、家庭娱乐(焗窑、儿童乐园)、花海观光(荷花、油菜花、格桑花、向日葵)于一体的农家乐园。


0 (26).jpg


以天之言为例,旦场镇以推进种养业、食品加工业多维度发展,村民可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李胜腾说,基地在育苗、嫁接、种植、摘果、包装、销售等环节共雇用了500多人,工人每天可获得120元工钱,公司每年为此支付工资达一千多万元。


0 (27).jpg

“空闲的时候到合作社务工,一天就能挣100多元,为我们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村里还制定了扶贫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方案,每年年底还会有分红。”言语间,村民充满了对“日子越来越好”的信心。


时今的旦场,特色农业蓬勃发展背后,让农村经济旺起来,村民产业活起来、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图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峰  何伟
图 / 通讯员  张鹏飞  马松林
--------------------------------

今日电白编辑部
编辑:杨伟盛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