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广东省的规工营收已达到了18.58万亿,这还是因该年工业品价格下降而只有3.3%的名义增长的情况下,整体规模高居全国第一且已领先于当年工业大省山东7万亿以上了,可见广东工业对其整体经济的拉动力。
如看省内各市的的营收规模则生不少感叹,差距实在是有点夸张了。居首的深圳在2023年已有4.85万亿营收,而最末的云浮市还不到800亿,大家来算算这首尾两个城市有多悬殊吧。
其实深圳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广东经济的缩影,在较短时期内一跃而起。深圳的工业规模在省内也已远超了早期省内工业实力最强的广州,后者在2023年规工营收2.45万亿虽然在国内城市能跻身前十,但在省内已只有深圳的近半数、也低于佛山与东莞。
再加上上述四城之外的城市工业体量都很一般,最高的惠州市也还不到1.1万亿,因此广东省内的头部城市有非常鲜明的一超三强之格局,而它们对全省工业的运行也是起着压舱石作用的。
在惠州之下,又形成一个断档,第六位的珠海营收规模6780.3亿,另一个珠三角城市中山以6722.9亿紧随其后,两城争夺全省第6的位次已多年,至今尚未完全分出胜负;再后面的江门、肇庆等就都只有五、四千亿的规模了。
不知道发现没有,上面提到的城市全都是珠三角地区的,而且整齐划一地占据了全省前9个席位,这便是小编在开篇提到的对广东工业的一丝担忧,非珠地区的工业实力过于孱弱,而且从走势上看也并没有更快于珠三角地区的,难以形成新增长极。
再来看非珠地区,工业营收规模最高的是湛江市2023年3346.4亿,其后的清远与汕头也都是3千亿以上,但其余城市都要低于3千亿,而且还有3个千亿以下的。而且从2023年的营收增势看,非珠地区也是更不理想一点,多达5个城市是下跌状态的,而且还有跌幅高达13.9%的汕尾。
大家观后是否也是有此感受呀?广东全省虽然工业实力雄厚,但主要还是靠珠三角在支撑,如果非珠地区继续这样下去,未来的增长动力很可能会减弱的,会被江苏越追越近,大家说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