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石。积分制的推广运用需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村支两委主导,村民参与和社会力量的协同,其中党建引领是关键。示范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引领作用,以村委班子为核心,根据出勤、公益事业捐赠、业务素质、完成任务等情况,对村干部进行评分评比,形成了村干部有事干、有压力、有活力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积分制之所以能够在各试点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村级党组织在积分制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将建好“积分兑换超市” 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让村民对村级党组织在积分制运行中作用的发挥能看得见、可信赖。
群众参与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动力源泉。推行“积分制”的初衷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群众广泛参与是积分制顺利推行的动力源泉。各试点村在积分制管理过程中,充分给予群众“参与权”“评价权”“知情权” ,一方面坚持问计于民,将积分项目的设计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将群众基本诉求以及群众集体智慧充分集中;另一方面坚持群众主体,依托村民自治组织和各类群众性协商活动,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将积分的主要内容、评分标准、运行程序等环节交由群众商定,做到策由民选、规由民定、事由民决。实践证明,只有广泛凝聚群众共识、群众智慧、群众力量,让群众成为积分制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才能真正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公开透明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举措。积分制作为一种激励型制度,以形成一套实效明显的“奖励—惩罚”机制为首要目标。公开透明是进行积分制管理的关键。各试点村通过因地制宜地制定积分制管理考核细则,确保积分项目、积分分值、积分兑换有据可依;通过实行一月一审核、一季一公示,主动接受村支两委的领导和全体村民的监督,确保积分制工作常态化运行;通过设立积分评定和监督小组,不定期对积分评定、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积分制管理更有公信力。实践证明,只有高度重视积分制的规范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做到积分项目全覆盖,积分对象全参与,积分过程、积分奖励全公开,才能充分发挥出积分制管理的优势作用。
制度建设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制度是一切工作的保证。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积分激励”的前提。各试点村把制度建设和执行纳入积分制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积分制管理考核细则中明确村民行为“负面清单” 和劝导式 “正面清单” ,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相关工作予以细化量化;按照“易记、易懂、易行”的原则,严格制定积分标准;制定积分结果运用具体办法,严格积分奖惩兑现。这些措施在反复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公约和规章。实践证明,只有定出积分“规矩”,亮明积分奖惩“标尺”,才能充分发挥积分制管理的效能,使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