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4888|回复: 0

红绿相间?青出于蓝?“一四五”引领演绎出怎样的电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盛夏时节,电白各地鲜花绽放。在南海之滨的塘霞村,游客们沉浸在“千日红”花海里,在北部山区的山蕉窝村,路边盛放的大红绣球同样引人瞩目。很多人的朋友圈也“夏意”盎然起来,荷花、宫粉紫荆、马齿苋、君子兰、太阳花等各色花朵争奇斗艳。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感觉电白的“调料盘”打翻了。


640 (12).jpg


如果问哪种花最美丽,可能会“各花入各眼”。恩格斯与众不同,他在《自然辩证法》中亮出观点,“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


2022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为全市乡村建设提供了方法路径。


“一四五”工作法,就是遵循“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体系,抓住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四大要素,做强基层党建、做优生态环境、做细群众工作、做好人才支撑、做实保障措施五项工作模式。




工作法提出以来,这朵思想之花就绽放在乡村大地,引领演绎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电白。


乡村焕新游人络绎,热闹“红”火;四时花香飞鸟集聚,“绿”意盎然;渔船穿梭渔获满仓,湛“蓝”深邃;四好公路四通八达,“银”光闪耀;产业兴旺仓廪殷实,烫“金”收获;以文化人凝心铸魂,活力长“青”;……


多彩电白,似万花筒般缤纷绚烂。你眼中的电白,会是什么颜色呢?


640 (3).jpg





电白历史人文厚重、红色资源丰富,英才辈出。


在麻岗镇白马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兼白马村第一书记林楷彬,虽然每天都忙得脚不着地,却喜笑颜开。除了谋划白马村的各项建设,他还兼职白马乡农民协会旧址、中共电白县支部活动旧址、邵以梅故居等场馆的讲解员。这些场馆展陈以图文介绍、实物展示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实再现了大革命时期白马乡发生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故事,自2024年1月建成开放以来,接待量已超10000人次,已有100多个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致敬革命英烈的“打卡地”。


640 (1).jpg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麻岗后,深入调研白马村的优势资源,系统设计村子发展规划,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革命遗址进行了修缮布展。同时,发动群众改善人居环境,修缮学校,因地制宜发展圣女果等特色产业,“红色教育+文化传承+农业观光+生态休闲”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两年间该村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红色村”等荣誉。


640 (9).jpg


据了解,电白区有红色革命遗址85个,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偏远乡村。当下的电白的目标和路线都非常明确——依托红色资源,在大抓基层中夯实组织基础,聚焦整合各类生态和文化资源,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实现党建工作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进,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遵循“一四五”工作法,麻岗镇白马,南海街道霞里、坡心镇高圳车等村子,一方面,深挖红色故事,探索“红色+农旅”“红色+研学”等模式,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让红色成为基层治理底色,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向成熟。“民生小铺”“组团服务”“百姓议事厅”……一剂剂治村良方,解锁群众幸福密码,增强了红色文化的“磁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这些地方逐渐成为修养身心的好场所。人们在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同时,也在青山绿水间放松身心。

绿


在黄岭镇南清村,一条环山车道从山脚蜿蜒至村中“三仙石”,车道两旁鲜花盛放,行走其间,宛入画中。

过去,南清村是一个大矿区,采石、烧石灰让村子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矿产资源总是有限的,曾经的“掘金”方式逐渐后劲不足,为了生计,年青人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640 (2).jpg


痛定思痛,近年,南清村对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性修复和保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以“党支部+种植专业合作社+困难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种植南蕉、油茶等经济作物,加快产村融合发展。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游玩,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640 (6).jpg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对乡村绿化工作,电白坚持规划引领,今年以来,大力施行“一镇一方案、一村一图一计划”。重点突出“五个一”,即一片桑梓林、一处公共休闲绿地、一条绿化景观路、一批庭院绿化示范点、一个景观生态林和“五边”“四旁”植树需求,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在此过程中,电白引进了中铁上海局、中铁八局等6家国企,做到“设计高水平、种植高标准、管护有保证”。


640 (11).jpg


在电白,森林是水库、粮库,也是钱库。


电白现有森林面积约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6%。其中,沉香种植面积约10万亩,年产值达40亿元;水果种植面积57.82万亩,产量约45万吨;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4万多亩,覆盖率达23%以上,是“广东十大观鸟胜地”之一,有“海上森林”的美称……


这些都是电白让“静资产”转变为“活资本”,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


眼下是仲夏时节,电白区各乡村景点游人如织,花红柳绿,如诗如画,让人看不够。从红色旅游到绿色经济,红绿相融的电白分外美丽。




电白区岭门镇海坡村临海靠河,有丰富的海水养殖资源。


因地制宜,该村将原有的滩涂和坝子整体开发,建成7900亩海水养殖场,并按10亩一方块转租分包给农户,主要养殖对虾、草虾、罗非鱼以及石斑鱼等水产品。同时,成立海坡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培育、引入茂名市国润丰农业有限公司、茂名市电白区汇丰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实施规模化水产养殖。目前该村水产养殖年产量1.2万多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5万多元,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村一品”南美白对虾专业村。


640 (4).jpg


“接下来,我们将以‘海韵渔村,宜居示范’总体定位,立足滨海渔村的生态本底,抢抓‘百千万工程’的政策机遇和滨海旅游公路支线建设的交通、旅游机遇,延伸海产品产业链、推动渔文旅融合,打造电白区东部渔文旅融合示范村、滨海宜居示范村庄、海产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海坡村支部书记杨谭说。


海坡村是电白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缩影。


位于南海之滨的电白区,境内4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约4300平方千米,是陆地面积的2倍,是茂名市向海而兴的主战场。当地充分利用渔业资源优势,拓展深远海利用新空间,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建设,构建起从捕捞、种业、养殖、加工到海洋文旅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渔业年产值达113.34亿元。


640 (10).jpg


“蓝色经济”的引擎作用越来越明显。


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为纽带,晏镜岭、疍家墟、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放鸡岛等沿海景区串珠成链,形成了独具南海风情的滨海旅游带,当地还大力引入美食、文创、民宿、摄影、体育赛事等旅游业态,大幅拉升了乡村吸引力。今年上半年,电白区接待游客409.28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12.03%;旅游收入16.7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5.75%。


2024年,茂名市赋予电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滨海城市先行区的重大使命。电白沿着“一四五”工作法指引的路子,不断擦亮发展成色。如“点绿成金”,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土地上长出金元宝、生态变成摇钱树;“绿蓝交汇”,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山海一起奔赴远方。


640 (8).jpg



如果说进军海洋、逐浪深蓝,给电白披上了一层蓝色,那么文化则泛着青色光泽。青简、青衫、青瓷……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虚指颜色,“青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2022年春晚,脱胎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只此青绿》煞是动人,青色传递的传统文化的高级美感、质感,让亿万观众如痴如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一四五”工作法也明确提出乡村振兴要以“文化铸魂”,其重要性在于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基础。‌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公布2024年“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其中,电白区南海街道塘霞村疍家墟以其独特的文旅魅力和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成功入选,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星。


640.jpg
塘霞村,虽然地处中国第一滩——晏镜岭“两点一线”黄金海岸带上的重要节点,但过去村民多以打鱼为生,收入不高。近年来,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塘霞村遵循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结合乡村资源禀赋,系统规划打造晏镜疍家墟项目,两年间,疍家墟从默默无闻的南海渔村,华丽蜕变为周边地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疍家墟得天独厚的滨海生态资源和海洋文化底蕴,历史传承的冼夫人文化、俚族文化、疍家文化、渔商文化等被“加粗”,成为疍家墟项目主打的身份标签。


开墟以来,疍家墟举办了110多场次文艺表演活动,有力推动了南海地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在这里,文旅产业与农业、渔业等产业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酒店、民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的兴起,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创业机会,也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晏镜疍家墟从概念变成现实,从规划走向运营,成为了一个乡村振兴的样板。


640 (13).jpg


一样的是绿水青山,而不一样的则是文化风情。


2023年8月,市委书记庄悦群在电白基层乡村调研时曾强调,要坚持把准发展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深挖历史资源,讲好文化故事,依托生态优势做活山水文章。


正是按照市委的要求,电白文化遗存与山水风光在精心保护中得到了传承创新。今天在电白有很多乡村像塘霞一样,不仅成为旅游者心中的“网红打卡地”,还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技艺的交相辉映中焕发出新生机。


借助丰厚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一四五”工作法点亮了乡村文化,让一个个距离相近、景致相像、风物相似的美丽乡村有了鲜明的个性。


640 (7).jpg


比如,在旦场镇旦场村,人们能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民间特有的盛大年例祈福大典;在沙院镇葵园,仁风国学馆成为了国学文化传承基地,在陈村、南海等沿海街道,特色龙舟赛时时上演;在沙琅镇各村,“三月三”花车巡游、山歌对唱等独特民俗成为引流爆款。


近年来,诸如春节庙会、传统集市、民俗祭典等已成为各地美丽乡村的“标配”,沙垌沉香、霞洞豆饼、沙琅豆豉制作等非遗特色工坊遍地开花,还不断解锁“非遗+直播”“非遗+旅游”等新业态。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向海而行的战略格局,赋予电白开放大气的文化品格;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助推电白不断驶向“蓝海”更远处。

江山美如画,一文怎能穷尽?随四季流转,电白乡村的颜色呈现千变万化。一笔一画,天地铺展,等待我们共绘。

图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青穗
--------------------------------
编辑:杨伟盛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640 (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