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留痕,坤源藏诗
文/林坤源
时光是一场悠长的旅行,而“坤源时光”是我在这场旅行中精心打造的一艘小船,载着我一路前行,也载着那些珍贵的回忆与感悟。当“坤源时光”四个字郑重地落于日记本封面,那些散落在岁月里的碎片仿佛骤然有了归宿。这本日记,于我而言,是一段旅程、一种情感、一份传承、一种态度,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坤”是脚下土地的厚重,承载着每一步踏实前行的印记;“源”是初心的澄澈,涌动着灵感与热爱最初的脉动;而“时光”二字,恰似一双温柔的手,将所有细碎的欢喜、成长的阵痛与顿悟的瞬间,都轻轻收纳进这方纸页之间。
翻开这本日记,墨香里飘着时光的味道。第一页的字迹浸着清晨的微光:“今日蹲在老茶馆听阿伯讲橘红炮制的古法,阳光穿过窗棂,在笔记上投下树影的斑驳。”那是 2016 年为《橘之恋》采风时的记录,纸页边缘还沾着一点淡淡的橘红粉末,像是把那年的药香永远封存在了字里行间。往后翻,某页写着“荔林深处蝉鸣急,红荔满枝压弯枝,果农的笑声比蜜糖甜”,旁边画着一颗歪歪扭扭的荔枝,是 2025 年写《青春荔乡梦》时,在高州荔园里随手记下的灵感,笔触里还带着当时未褪的雀跃。
“坤源时光”里藏着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深夜改剧本时,草稿纸上反复涂改的斑驳痕迹旁,潦草地写着“韵脚卡了三小时,穿堂风忽送‘黛瓦’二字”,字里能读出豁然开朗的轻快;拍摄《时代之潮》时,风雨中等待日出的记录被雨水洇开一角,却依然能读出“山雾漫过古荔园,镜头里的茂名在发光”的滚烫热忱;AI 生成《涌动青春》分镜的深夜,屏幕蓝光映在纸页上的字迹格外清晰:“算法也懂荔乡的美,分镜里的根子镇藏着熟悉的山形”,字句间藏着传统与创新碰撞的惊喜。
这些文字从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与时光的温情对话。“坤”的踏实让每一页都写满真诚——养殖场里的汗水、橘红林间的足迹、乡村走访时的笔记,都带着泥土的温度;“源”的初心让每一笔都连着热爱,从 2008 年收集的第一则民俗故事,到如今仍在续写的文化长卷,字里行间始终跳动着对家乡的眷恋。而“时光”则像个耐心的收藏家,把创作路上的跌撞与成长、迷茫与坚定,都酿成了岁月里愈发醇厚的佳酿。
茂名,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有着太多值得书写的故事。从高州的荔枝园到信宜的山水间,从橘红的药香到滨海的海风,每一个角落都藏着独特的记忆。
高州的荔枝园,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的笑声在林间回荡,那是丰收的喜悦。信宜的山水,清澈的溪流在山间蜿蜒,古老的村落静谧而祥和,那是岁月的沉淀。而橘红,这颗神奇的果实,不仅承载着茂名的药香,更是茂名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老茶馆里,听着阿伯讲述橘红炮制的古法,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笔记上,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先辈们共同守护着这份传承。阿伯说,橘红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从采摘、清洗、杀青,到开瓣、去瓤、削皮,再到压制、烘焙、切片、晾晒,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陈化的橘红更是珍贵,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陈化,药效和香气愈发醇厚。
“坤源时光”里不仅有这些,还有更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在某个宁静的乡村夜晚,我围坐在篝火旁,听老人们讲述祖辈们在这片土地上开荒拓土的故事,还有那些关于山林、河流的传说。月光洒在每个人脸上,映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还有一次海边漫步,我意外发现了一处隐藏在礁石后的小小海湾。那里有五彩斑斓的贝壳、清澈见底的海水,还有一群好奇的小螃蟹在沙滩上横行霸道。我坐在岸边,任海风拂面,写下对这片未知海域的遐想。
茂名的民俗节日也让我着迷。在热闹的年例期间,我穿梭在各个村落,看舞龙舞狮、听八音锣鼓,感受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我记录下每一道特色菜肴的制作过程,还有那些充满仪式感的习俗背后的故事。
如今这本日记还在悄然增厚,新的空白页正等待着被填满:下一次采风的山野风、下一首歌词的韵脚、下一个故事的开篇。“坤源时光”早已不只是一本日记的名字,它是林坤源与生活对话的方式,是把平凡日子过成诗的魔法,更是让每段时光都留下鲜活痕迹的郑重承诺。
当多年后再次翻开,这些泛黄的纸页会轻轻诉说:那些走过的路、爱过的乡、追过的梦,都在“坤源时光”里,永远鲜活,永远闪亮。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也有这样的“时光日记”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在时光里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愿我们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以笔为舟,以情为桨,驶向那片属于自己的“坤源时光”,让生命的每一程都充满诗意与温暖,让每一段旅程都成为永恒的珍藏。岁月如歌,愿我们都能在时光的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最美旋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