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09|回复: 0

喜讯 林坤源《雨夜归途》再登《茂名晚报》:以文字为舟,载乡情远航

[复制链接]
喜讯  林坤源《雨夜归途》再登《茂名晚报》:以文字为舟,载乡情远航

一、雨落成诗,再获墨香为证
2025 年 9 月 4 日的清晨,我推开窗,整座茂名仍被昨夜的微雨轻抚。手机“叮”一声弹出编辑老师的讯息——《雨夜归途》又一次被《茂名晚报》“小东江·原创版”温柔认领。那一刻,仿佛听见墨迹在新闻纸上洇开的声音,像荔枝熟透时“啵”一声裂开的甜响——清脆、笃定,又带着岭南独有的水汽。
从第一次笨拙地写下“小东江的水声很绿”到如今被再次加冕,我深知:这不是终点,而是文字与我漫长恋爱的又一次“回车”。所有深夜的删改、键盘的磨损、眼眶的酸胀,在这一刻被折叠成一枚轻飘飘的报纸,却足以压稳一颗漂泊的心。
二、把根扎进荔乡的泥土,才能接住天上的雨水
《茂名晚报》的“小东江·原创版”是一条隐形的河,蜿蜒在城市的纸页之间。它让卖籺人的吆喝、浮山岭的云海、荔枝林的蝉鸣,一并拥有了被印刷、被保存的尊严。
我写雨夜,其实写的是雨幕后那盏不肯熄的灯;我写归途,其实写的是归途尽头那碗尚温的粥。而报纸,把这份私密的体温递到无数陌生人手里——让一位等车的阿婆、一个刚下班的电工、一名在出租屋里备考的少年,都能在铅字里嗅到同款“家的蒸汽”。
原来,所谓“发表”,不过是把故乡的DNA悄悄植入更多人的呼吸。
三、以笔为桨,向更辽阔的乡情深处漫溯
再登是荣誉,更是启航。
未来,我想写一条叫“高州”的老街,写它如何在暮色里慢慢收拢自己,像一位老伶人卸下脂粉;写荔枝蜜从蜂巢滴落的瞬间,写信宜竹编在掌心翻飞的弧度,写放鸡岛潮汐退回时遗落的每一枚贝壳——我要让它们都长出语言的翅膀,飞越五指山、飞越珠江口,落在任何一片想家的枕边。
文字若舟,则读者是水。没有你们,我的船只能搁浅在自说自话的沙滩。感谢每一位曾把报纸折在包里、把文章读到起皱的你们——是你们让“小东江”真正流动起来,也是你们让我相信:
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雨夜点一盏灯,乡土与文学就永远不会失联。
四、尾声:把雨夜折成纸船,放进更大的河流
《雨夜归途》里,我写“那盏亮着的灯,就是世界最温暖的港口”。而今天,当我把报纸轻轻合上,忽然明白:
灯,其实也在文字本身——
它照见雨丝,也照见归人;
照见荔乡的根须,也照见游子的远方;
照见我,也终将照见你。
愿我们都能把各自的雨夜折成纸船,放进一条叫“故乡”的更大河流。
船头有墨香,船尾有灯火,
而河流的尽头,
是所有离散的心,
终将抵达的同一片
——
月光下的茂名。

20250925051831front1_0_2811872_FiC0DTcoPaOYdMHbHlouvSYkLaeo.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