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晓 于 2023-4-27 10:16 编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2023年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起航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立足新征程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锤炼优良作风,真正在大有可为的年代展现作为。而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矛盾和危机危险,是“躺平”还是“斗争”,不仅仅是选择,更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群众利益无小事,尤其是有堵点、难点、痛点的事,如果党员干部不上心、不作为、不负责任,选择“一躺了之”,势必外丢面子内失民心。诚然,每做成功一件事,遇到的压力和问题都不会相同。但“躺平主义”的滋长,说到底还是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作祟,党员干部务必时刻警醒,持续整改纠正、久久为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要坚决摒弃这种“躺平”心态,增强想干事的内在自觉,锻造能干事的过硬本领,涵养敢干事的精神品质,拒绝走进“躺平”“摆烂”的怪圈。 一、拒绝“躺平”,坚定“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当今世界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主力军,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放得下去、扛得起来。工作中要有敢闯敢拼的劲头,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尝试,努力把发展差距变成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主动探索和提炼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力争把各项工作干得出众、出色、出彩。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更为迫切,年轻干部要成长要收获,必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心系群众,赓续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点亮“信仰之灯”。 二、拒绝“躺平”,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作为青年干部,要自觉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在工作中苦干实干、巧干善于。要有进取心,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和忘我的敬业精神;要有责任心,切实强化“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增强“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在实践中淬炼应对各种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的能力,将人生奋斗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以民之所盼为“坐标”,以民之所需为“靶向”,积极投身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以及民生改善等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情牵“万家忧乐”,守护“万家灯火”。。 三、拒绝“躺平”,发扬“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自律精神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作为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越是形势复杂多变,越要满怀信心找准方向,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要时常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勤掸“思想尘”,想清楚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能干,切实守好公与私的“底线”,把好情与法的“红线”,坚决向各种不良诱惑说“不”。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到自律自警,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紧盯细节、小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践行者,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只留清气满乾坤”,切实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叩问初心,追问使命。走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路上,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就要干群众期盼之事,而不是干违法违纪之事。呼应人民群众关切,就要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兴“干字当头勇于担当”之风,知“底线”守“红线”,雷厉风行冲在前、干起来,奋力走好新征程、实现新目标、交出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