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调研时提到,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也一直把农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推动农业发展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应当着眼“三农”问题,从以下方面抓起。 一要注重复耕复绿,严守耕地红线。牢固树立“耕地红线不能碰”的意识,对于占耕现象一律按政策从严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近年来,旦场镇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号召乡贤能人返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巴掌地”整合成“规模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让撂荒土地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金土地”。通过引导土地流转,整合撂荒地,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 二要引进高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习近平曾就“三农”问题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旦场镇白腊塘村地处山区,气候十分适宜荔枝种植。白腊塘党支部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招商引资建造智慧果园。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培育创新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同时带动附近村民就近就业,有效促进村民增收,刺激村集体经济动能。 三要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点,而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旦场镇平湖村乡贤唐权安,引进黄晶果到家乡,结合黄晶果易种植,经济效益高,在国内少见这些特点,建立专门种植基地,并推出嫁接果苗,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扩大种植规模、拓宽交易市场。随着黄晶果的知名度逐渐打开,区、镇也将进一步推动黄晶果产业化。除了将黄晶果列入农业特产目录、加大宣传力度外,还计划在近两年将其种植规模扩大到300亩以上。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到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 接下来,应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三农”问题作为乡镇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