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先行。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茂名市,走进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指出,“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乡村特色产业是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小众类、多样性的乡村产业,涵盖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化等,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乡村特色产业: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提出,要“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今年4月在柏桥村考察调研再次指出,“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迅猛,有利地推进了乡村产业振兴。2022年我国支持各地新建40个、续建10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已达到118个。新建200个农业产业强镇,累计建设农业产业强镇1309个,撬动地方财政资金、社会金融资金超过1000亿元。同年,我国新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95个,至此,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达到4068个,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镇199个、超亿元的村306个,有效推动了“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发展,有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发展特色产业,要突出“特色”。立足资源禀赋,深入调研,确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在特色上做文章,在高效上下功夫,走既彰显乡村元素、乡土文化,又形成错位发展、适应市场的路子,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打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政府要做好服务,聚焦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加快“农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资源要素跨界流通配置,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格局。茂名市高州根子镇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柏桥村所在的根子镇拥有2000多年荔枝种植历史,有世界最大的连片荔枝林和荔枝产业带,种植面积约7万亩,年均产量约5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荔枝第一镇”。在根子镇的柏桥村、元坝村、茅坡村及周边地区,一条集水果收购加工、仓储物流、观光旅游、民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荔乡产业带、岭南乡村风貌带已经形成,真正做到了让优势的自然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