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2255|回复: 5

[民生百态] 关于北大医学部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1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北大医学部在国内是绝对顶尖医学院之一,全国排行前三无压力。
2、北大医学部是原来北京医科大学,是给北大吞并了。为啥说吞并,凡是国内顶级医学院给综合大学合并的时候,医学院都是反对的,都由上级行政力量促成合并,医学院附属医院那么多,是个香喷喷金主,吞并后,给综合大学吸血了,研究资金、待遇等反而不如合并前。
3、北大医学部不是挂名,真正挂名的是清华协和医学院,北大吞并北医后,医学专业一下子领先清华几个级别,清华就想吞并协和,可协和不同愿意给完全吞并,所以最后就成了挂名,协和保留高度自主。
4、如果你有志愿学医,进了北大医学部绝对是医生界的人上人了,茂名那么多年考上北大清华人数也不少,但茂名那么多家医院,看看医生简历,有多少个是北大医学部或者协和医学院毕业的,虽然我不敢打包票说一个都没有。
5、那些酸北大医学部不属于北大的,你连一本都遥不可及,何况是高高在上北大医学部。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uanbb 于 2018-8-11 11:15 编辑

发个帖子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18-8-1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为了上“北大”而报考北大“医学部”  近年来,有些学校因考不出北大清华院校的考生,令众多校长纠结。但天无绝人之路,不少学校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眼睛紧紧盯在“北大医学部”上。每当高考结束后,只要没有出现过北大清华分数线的学生,就开始转移视线,查找“北大医学部”的录取分数线,看看本校的学生有没有超过“北大医学部”分数线的,如果有超过的考生就开始大力宣传,宣传的目的是想让外界知道,该校有能考上北大清华学校实力的学生,至于考生有没有被录取并不重要。应该说,适当的宣传无可非议,但如果过分的渲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对学生分数超过“北大医学部”最低录取分数线过分渲染究竟意味着什么?分析起来似乎有如下几种情形:  第一,意味该校有具备考上“北大医学部”实力的学生。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考生分数超过北大医学部最低录取分数线,但由于考生报考了其他院校,而没有被“北大医学部”录取;二是有具备冲击“北大医学部”实力的考生,但由于没有发挥好,虽然报考了北大医学部,但和北大医学部擦肩而过。这样的情况虽然可惜,但也不足为奇,毕竟考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或许是考生只具备考进“北大医学部”的分数能力,而没有考取北大医学部的心理素质。不管是哪种情况,能与北大贴上边,无论是对学校,还是考生个人,都是让人高兴的事情。  第二,意味着本校已经长时间没有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近年来,社会在看一所学校办学的好坏,主要是看高考(高中学校),而高考往往是看两个方面:一是该校的二本升学率的高低;二是有没有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前者代表厚度,后者代表高度。相对来说,第一个目标实现容易一些,第二个目标是各学校比拼比较激烈的,难度要大得多。由于生源、区域、体制、教育环境等多种原因,普通县城的学校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越来越难。为此,有的学校就开始把“北大医学部”作为提升高考底气的一根稻草。不管考没考上,只要有学生分数超过北大医学部,就抓住不放大做文章。      第三,意味着本校由于多年不见清华北大导致少数人患上了“北大清华焦虑症”。一些人高考前一个月就考试焦虑,这种焦虑既饱含期待也掺杂着某种忧虑。当高考结束后,一些校长首先关注的是高分考生,看有没有能进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如果有心情激动就甭说了,甚至说话的声音都变了,由“超低音”变成“高八度”。  那么,造成考生分数超过“北大医学部”,而没有被录取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考生没有报。有些考生之所以不愿意报考北大医学部,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不喜欢医学专业。一般来说,考生报考哪所学校都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兴趣,在影响广大同学大学专业学习的潜能因素中,学科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科兴趣是一个人从事学习、工作等活动的内在心理需要,也更大考生选择专业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如果同学们准确地捕捉到自己的学科兴趣,那么上大学后就能较快地适应学习生活,否则便很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高三学生的学科兴趣开始逐渐从广泛到狭窄,有些同学甚至已经固定,学科兴趣的大致倾向性已经比较明确。因此,根据学科兴趣来选择专业就很重要,而且可行。有些同学根本就不喜欢医学专业,硬要为了北大的名分而报考北大医学部,到头来小则影响一生的工作学习生活质量,大则不利于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考生对自己的实力缺乏信心。考生报考哪所学校要考虑自己实力,不能为了追求名校而脱离自己的实力和潜能。其实,一个学校好不好,是看你怎么去读这所学校,一流的大学能出三流的学生,三流的大学也能出一流的学生。不管在哪,认真学习才是硬道理。无论录取通知书下来是什么学校都要努力,有人说“上大学就解放了”是在骗小孩。因为有的同学上了大学可以很忙,有的同学可以很闲,关键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人生。如果是一所好的学校,提供的是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不是绝对,但也是常理。所以,应该根据自身的潜能来报考相应的学校。  如果考生报考“北大医学部”,一定要认清北大医学部和北大的关系。名义上是一起的,实际上是分开的,各有各的机构,招生也分开。很多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北大本部和医学部分用两个招生代码招生?其实这是有特殊考虑的。北大本部和医学部曾尝试过共同招生,但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高分的考生被录取到医学部后对医学类专业根本没有兴趣,使学生、老师和校方都很尴尬。北大医学部与北大本部现在是采取分别单独招生的政策。一般来说,医学部的最低分数要比本部的最低分数低一些,但是不同的省、不同的年份情况不同。而且,大学录取是按照院系划分的。不同的院系分数差别会很大。医学部虽然名义上是北大的一部分,但北大医学部不能算是真正的北大,北大的录取分和北大医学部根本没法子拿来比较。北大医学部是北京医科大学改组后成立的,挂个名号而已,而且近年来,北大医学部挂靠在北大的做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学校的声誉。  根据以上情况,作为高中学校没有必要过分宣传有学生超过北大医学部的分数线。因为:第一,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有些学生根本不喜欢医学专业,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可能就报考的自己最不喜欢的专业;第二,对家长产生误导,有的“优生”家长看到学校的宣传,希望自己的孩子报考“北大医学部”,但家长未必了解孩子的专业兴趣。假如遇到一个比较专制的家长,悲剧就可能发生;第三,容易使社会对学校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有的人会误认为,该学校根本考不出北大清华的学生,年年拿“北大医学部”当“幌子”。  总之,对于同学们而言,由于填报志愿时要选择的学科门类很多,首先必须了解自己对哪些学科有兴趣,再结合自身的其它潜能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方向。不能为了追求名校而丧失自己的专业兴趣。
发表于 2018-8-11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96届化州高考理科状元翁健教授当年选择华工,今个月刚刚当选国家杰青,学校重要,自身努力更加重要!北医本来就是医学圣地,却有人别有用心踩北医!
发表于 2018-8-1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科普!
 楼主| 发表于 2018-8-1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笑的小东江 发表于 2018-8-11 11:49
不能为了上“北大”而报考北大“医学部”  近年来,有些学校因考不出北大清华院校的考生,令众多校长纠结。 ...

你说那么多,都没说明白为啥北医不是北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