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8-15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祠堂,不单是过年过节初一十五烧香的地方,有些村风俗就是村中老人过身了,不能留在家中,出葬前先抬到祠堂安放,等所有亲戚朋友来见面后,过三朝才能抬出祠堂安葬,这是其一。不知这村风俗是不是这样,不是,请闪过。
祠堂,有些村落也是为过世人做斋的场所,所谓小斋,两天一夜,大斋,三天三夜,以超度亡灵。先在家中搭灵台,做法事,一路先过鬼门关,途经黄泉路,到忘川河、过奈何桥,喝孟婆汤,才能投生转世,这过程做祠堂为终点,这是其二。不知这村风俗是不是这样,不是,请闪过。
祠堂,对本村人来说,用得最多的还是供奉和祭祀祖先,也是村中议事的地方.所以,近几年,很多村落,特别是有实力的村会选择更佳的地点把祠堂建得高大上,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村,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条村,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所以,祠堂太小,设施简陃,随着村民人数增多,供奉和祭祀的场所越来越大,原来的小祠堂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城求,拆旧建新,建大成为村民的共识,看看那些发达的村落,祠堂成为村中的地标,一个风景了。这是其三。不知你村是不是这样,不是,请闪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