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3888|回复: 13

[今日关注] 茂名发改局对于我市建设沿海经济示范区的回复,亮点众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5年来,我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7年,我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386亿元,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的13.2%,临港石化、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为主导海洋产业。目前全市从事海洋经济活动的涉海单位有2376家。海洋产业结构稳步调整,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38.6︰48︰13.4调整为2017年的14.5:53.0:32.5。
一、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一)石化产业基础不断深化。2017年,我市原油加工量达1856万吨,乙烯产量达118万吨。茂名高新区初步形成四大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产业集群:即碳四、碳五产业集群、油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塑料加工产业集群。同时,园区涌现了一批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南海精细化工20万吨/年环氧乙烷项目建成投产,为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环氧乙烷后加工基地奠定基础。众和呈驰的MPS透明抗冲树脂装置项目是继美、德、日之后全球第四套,国内第一套工业化透明抗冲树脂生产装置。
(二)打造石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充分利用乙烯、丙烯等产业资源,深化扩展石化产业链,形成基础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建设4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加强与德国巴斯夫、美国埃克森美孚、中国恒天等化工巨头合作,争取异构十三醇等精细化工、化纤一体化等项目落户建设。
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海洋经济发展条件
(一)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于2018年7月1日正式通车。博贺疏港铁路项目获铁总批复。岑茂铁路信宜至茂名段改造项目正在编制预可研。广湛客专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茂名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进展顺利。包茂高速茂名段、汕湛高速茂名段已如期建成通车。云茂高速茂名段全面开展主体工程施工。配合实施沈海高速公路江门至湛江段扩建工程。中山至茂名高州(粤桂界)高速已列入省2018年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和2020-2030年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水东湾大桥、博贺湾大桥正在加快建设。
(二)港口码头项目加快建设。茂名港已建成各类生产性泊位15 个,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级(单点系泊),年通过能力2217万吨;水东港区泊位14个,年通过能力1117万吨。茂名博贺新港区东、西防波堤工程已经完工,10万吨级航道工程基本完成。广州港通用码头建设顺利推进。粤电煤炭码头主体工程大部分完成。水东港区航道维护(炸礁)工程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博贺新港区东区化工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临港产业项目用海审批工作正在推进。
三、积极利用优势资源,集聚发展临海临港产业
(一)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一是茂名高新区产业多元化逐步形成。加快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健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构建“1+3+1”的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已累计引进项目142个,总投资207.58亿元,其中建成项目88个,总投资103.99亿元;在建项目50个,总投资90.16亿元。仅2017年就引进了香港红福、大参林、广州联合宝莹、中氢动力等15个项目。2018年上半年,锦昱2万吨/年功能材料升级技术改造、云兴科技茂名高新区绿色智慧大数据中心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二是积极争取省产业集聚政策支持。今年9月,博贺新港产业集聚区获省经信委批复同意依托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集聚发展,一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目前,该集聚区已引进企业5家,已签合同的企业3家,合同投资额23.6亿元。另外,滨海新区编制了(《茂名滨海新区产业调整优化发展规划(2018-2035年)》),对新区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作为引导茂名滨海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三是电白园主导产业基本成型。累计落地项目105个,总投资达121.99亿元。其中:建成项目74个,总投资69.26亿元。初步形成以新洲、海宝、家家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产业,以德威圣、华晨为龙头的香精香料产业,以六韬为龙头的珠宝加工产业,以清源中药为龙头的医疗制药产业,以福乐家为龙头的家居建材产业,园区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二)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整合优化港口资源,以石化、能源基地为依托,以发展港口物流为重点,加快发展科技、信息服务,建设制造企业服务中心、大宗货物交易和物流集散平台。积极推进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区域性保税物流中心等建设。茂名港博贺新港区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重点建设液体化工品储存和配送体系、大型LNG接收和储运设施,打造大宗干散货、原油、成品油、煤炭、矿石、LNG储备基地,建设原油上岸、成品油出海的国家向南出海大通道和粤西重要港口物流中心。
(三)渔业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9.4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44.6亿元,分别增长2.7%和7.1%。全市海洋捕捞产量15.1万吨。水产加工业稳步发展,全市出口水产品9.05吨,货值3.63亿美元。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推进放鸡岛西南海域深水网箱养殖区建设,在原有32个基础上增建20个深水网箱,提高养殖效益。利用放鸡岛人工鱼礁区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四)积极申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根据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6〕2702号)要求,我市先后委托机构编制了《广东省茂名市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该方案通过省审查后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
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激发海洋经济潜力
(一)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石化装备、电力装备、冶金专用设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试点开展冷能利用和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建设工业园区热电联供和分布式能源站。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制品和功能食品制造等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项目。
(二)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3050万人次,增长33.56%;接待过夜游客1030万人次,增长22.13%;旅游总收入317亿元,增长30.82%。南海旅游岛·中国第一滩、广垦国家农业公园、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水东忠良街沉香特色步行街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水东湾海洋公园一期、歌美海公园已完工并对外开放。放鸡岛三期、御水古温泉二期、浪漫海岸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发展渔家乐、观光游览、生态科普、海洋文化、水上及潜水运动等特色旅游项目。利用“魅力中国城”竞演的良好宣传效应,建设南海博贺滨海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提升“动感沙滩”“明月海湾”和歌美小镇三大景区。全市旅游景区道路、酒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逐步完善。其中,全年计划新建改造旅游厕所80座,预计2018年底前可完成。位于茂名客运中心站、兴和广场的两个旅游集散中心先后开业,全市旅游接待能力逐步提升。
五、培养引进海洋科技人才,提高海洋科技创新动力
(一)培养引进科技人才。鼓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茂名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增设涉海相关学科,加强海洋科研人才培养。我市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有30多家企业分别与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1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科技项目,吸引科技人才进驻,大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如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院士企业专家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冠利海洋产业园与中山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二)推进海洋高新技术发展。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市有海洋科技的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博士创新实践基地1家,省级专业镇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大型企业的创新孵化效应,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化发展。
六、加强海洋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一)加强海洋管理机构建设。2017年7月1日成立广东省渔政总队茂名滨海大队,管辖渔船2200多艘,海域6000多平方公里,岛屿9个。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未经环评即开工、无证倾倒、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生产经营设施等重大海洋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查处乱采砂、挖矿、砍伐防护林、围垦红树林湿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海洋资源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加强海砂开采和海洋倾废监管,开展渔业专项执法行动,打击违法捕捞,有效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加快启动“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在博贺渔港东岸建设茂名市智慧海洋渔业综合管控中心,重点建设智慧海洋、执法码头、扣船所、海上救助站、海洋渔业指挥平台;在电白区森高避风塘内建设水东湾蓝色港湾管理基地,重点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水产养殖监管基地;建设放鸡岛生态环境监测基地,重点建设海洋观测系统、海域海岛监管系统、海洋科普馆。
七、完善规划加强保护,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发展规划和计划。
1.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近年来,省、市先后制定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一系列规划,如《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以及《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年)》《茂名市港口总体规划》《茂名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茂名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对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位和指引。
2.制定行动计划。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和李希同志调研茂名时的讲话精神,落实我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部署,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茂名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行动计划(2018-2021年)》(茂办发〔2018〕25号),明确“致力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到2021年,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陆海联动、东承西接的交通体系,陆海统筹能力进一步加强;石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港口物流业规模化发展,滨海旅游业迈向规模化、高端化,现代海洋渔业实力明显提升”。
(二)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防治陆海环境污染。
一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茂名市放鸡岛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项目建设,努力构建茂名大放鸡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水东湾“湾长制”试点工作纳入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正在积极推进湾长制试点机制,切实保护水东湾海洋环境。加紧申报电白区“蓝色海湾项目”,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进一步把水东湾打造成宜居、宜业、生态智慧南海首湾。二是大力实施渔港振兴计划。编制《茂名市现代渔港发展规划》,结合博贺镇特色小镇及博贺渔港沿岸区域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制定渔港振兴计划,争取上级支持,实施博贺现代渔港建设示范工程,彻底改变博贺渔港“脏、乱、臭”现象。
(三)树立海洋文化品牌,提高海洋环保意识。
一是大力宣传海洋文化。充分利用茂名参与“魅力中国城”活动取得的成果及影响,加大海洋文化宣传力度,全方位宣传本市海洋的资源禀赋、战略价值和地位作用,强化滨海新区建设及发展向海经济的认同。二是打造海洋文化品牌。重点打造海洋健康休闲文化港城的品牌,推动海丝文化与海洋运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海丝文化古港博贺渔港,切实擦亮“茂名滨海新区海丝遗迹”名片;做大做强冼夫人文化,打造千年古港的文化名片。三是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开辟各种科普教育基地,传播海洋风光、海洋物产、生态环境、灾害预防等知识,为本市海洋开发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四是提高市民海洋环保意识。做好海洋环保教育工作,增强市民海洋环保意识,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事业。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融入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对接珠三角和港澳,融入产业分工体系,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资本和产业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向西拓展的重要腹地。抢抓广湛高铁、湛江国际机场建设的机遇,拓展外部市场。落实《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谋求与湛江、阳江共建粤西港口群,强化差异化错位发展,推进口岸通关合作。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扩大海洋文化影响力。立足优质滨海资源,全力打造南海博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二)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东承西接的交通通道,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的联系。加快推进广湛客专、岑茂铁路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四横三纵”高速公路网络,推进“六纵三横”快速干线路网建设,加快国省道升级改造。推进工业园区、港口、中心镇、旅游景区等重要节点区域与干线路网的连接线建设。完善跨海、跨湾、跨河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博贺湾大桥、水东湾大桥。进一步畅通渔港、码头及周边地区的通道。重视完善水源、能源供应体系,不断提高各港口配套建设水平,努力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三)加快临海临港产业发展。继续深入推进石化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延伸石化产业链。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建设博贺疏港铁路,推进粤西LNG接收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港口物流业发展,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现代渔港建设步伐,促进博贺国家级中心渔港竣工验收,启动博贺渔港南港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海洋物流等现代海洋服务业,重点发展海洋商贸、海洋会展、海洋文化等新兴海洋服务业,促使海洋产业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推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充分利用省、市海洋科研力量,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海洋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技术产业化研发基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以资产为纽带的产学研联合,共同组建区域海洋技术研发中心,提升海洋科技实力。创新重大平台开发机制和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我市,鼓励和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海洋经济领域。
(五)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排污建设项目,加强污染源管理和污染总量控制;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对重要渔业水域开展监测;严格控制排污口设置和陆源污染物入海;严格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的审批与审核制度,切实加强对海岸、海洋工程的防污设施和海域生态环境的建设,严把环评关。全面推进海洋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完善海洋行政监察制度,加大海域执法力度,杜绝乱建、乱占违法用海行为。



茂名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8年10月31日
茂名.jpg

(网络配图)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贺疏港铁路项目获铁总批复。岑茂铁路信宜至茂名段改造项目正在编制预可研!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推进广湛客专、岑茂铁路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
发表于 2018-11-15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岑茂要整成双线电化就好了!到时肯定有很多南下列车会选择走岑茂、茂湛直至海南,也都会有很多货列会到博贺。
发表于 2018-11-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关于来信提出的问题,回复如下: 岑茂铁路现由铁路总公司负责其运营等相关工作。目前,铁路总公司尚未启动岑茂铁路改造相关工作。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委将结合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客货运需求情况和综合交通路网布局统筹研究,适时联同广西方提请铁路总公司支持启动岑茂铁路改造工作。 感谢您对广东省铁路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发表于 2018-11-16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看不懂。
发表于 2018-11-16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油加工1856吨?不是说了n年过2000万吨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看?@高凉大地
发表于 2018-11-1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哭疯 发表于 2018-11-16 12:12
怎么看?@高凉大地

唯一让人放心的,是紧紧抓住石化产业,将其中下游继续做深做透。

思路、方向正确,关键在于执行力。干部因素很重要!
发表于 2018-11-16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笑风快出来
发表于 2018-11-17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文笔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