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以为,中国的就业竞争最激烈的是公务员国考。2018年国考共有16144个岗位招录公务员,共招录28533人,2018年实际报名职位数16144个,过审参考人数165.97万人,平均58人抢一个职位。但对比我们的老邻居印度,这真不算什么。
据华盛顿邮报官网报道:一个来自印度农村的小伙子,他的找工作事迹是这样的——来到首都的第一晚,这位小伙子在火车站打个地铺就过了一夜。等到清晨7:35分的时候,一位门卫举着扩音喇叭,招呼1900万应聘者准备考试。这1900万人竞争的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高薪职位,他们应聘的职位是印度铁路的非正式员工,比如临时帮手,搬运工,清洁工,看门员,助理级的扳道工。6.3万个岗位1900万的应聘者,也就是说,平均300多人抢一份工作。印度已连续两年就业0增长,遍地都是高学历乞丐。没有人知道印度人为了找份工作有多努力。 中国人考试最疯狂的时候,也就是提前去图书馆占个座,而印度人为了招聘考试不仅要抢占图书馆,还要包围图书馆。在印度海德拉巴,每天深夜都有几百个人来这里准备应聘考试。自己带着椅子,走的时候就拴在图书馆大楼的铁栅栏上。印度有13.26亿的人口,这么多的年轻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已经远胜许多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要说人口红利,谁都比不了。但他们为印度创造多少价值呢?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印度市场根本提供不了这么多工作机会。
2017年,印度已经有四分之三的人处于脆弱就业状态。不仅没有工作可以提供,就算是印度引以为傲的IT行业,也崩溃了。2017年底印度的信息科技公司就开启了一次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大量公司解雇现有员工,20万就业岗位岌岌可危。一个月里,印度七家大型IT公司一共裁掉了56,000名工程师,堪称“大屠杀式”裁员。到了2018年,印度就业市场增长几乎为零,10月失业率甚至上升至两年来最高点,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高学历乞丐。孟买警署在去年面向社会招聘了1137个保安,而且没有编制,一个月2.5万卢比(相当于2500人民币),招聘简章中明确声明本岗位的学历要求为“高中及以上学历”。没想到,一下子收到了20万份申请表。其中本科学历的不计其数,居然还出现了167个人有MBA学位,543个人有商科硕士的学历,34个计算机硕士高材生,159个理学硕士,还有3个医生。结果,在印度的各大体检点,出现了这样的景观:每天超过9000人参加应聘城管的体能测试,这些医生、管理学硕士、计算机高材生在操场上比赛1600长跑、铅球、引体向上......
不正常的激烈竞争,让招聘的警署心里都不是滋味,“看到那么多有工程师背景的年轻人应聘公务员,我感到痛心。我们的基建如地铁和道路那么差,那些领域更需要他们”。
印度的就业伤疤,已经发展到溃烂流脓的阶段。就在昨天,印度终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游行,2亿人走上街头抗议,交通彻底瘫痪,要求政府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最基本的失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