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3268|回复: 3

[民生百态] 家有幼儿小孩的请留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家中大人的不经意疏忽和无知,造成了孩子一生的伤害,这是最令人痛心的事件。据近期报道杭州有一8岁女孩,身高1米3,已经超过了班里不少同龄孩子,这本是件让父母开心的事,可前两天医生的一番话,却让婷婷妈妈在诊室里当场哭了起来。
原来,女孩的骨龄已经达到了11岁,胸部也开始发育。医生判断,最终身高可能到不了1米5,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让很多人闻所未闻。
8岁女孩胸部发育,一测骨龄已11
医生预测最终身高不到15
8岁女孩婷婷,是汪笛医生最近门诊中的一位患儿。这一天正好放学,妈妈早早带着孩子到了杭州市一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起因是婷婷的胸部发育了。
“孩子身高1米3,在班里算高的,但这段时间,孩子走路总是遮遮掩掩,我发现她的胸部发育了,而且一直没有消下去,有些担心……”婷婷妈妈欲言又止。按婷婷的年纪,标准身高在1米28左右,她稍高一些,但这么早出现第二性征,不是好现象。汪笛决定,让女孩去拍一张手部的骨龄片。
8岁女孩婷婷,身高1米3,已经超过了班里不少同龄孩子,这本是件让父母开心的事,可前两天医生的一番话,却让婷婷妈妈在诊室里当场哭了起来。
原来,婷婷的骨龄已经达到了11岁,胸部也开始发育。医生判断,最终身高可能到不了1米5,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让很多人闻所未闻。
性早熟可能与塑料饭盒有关
里面的类雌激素是罪魁祸首
是什么让婷婷性早熟?婷婷妈妈想不通。
她是知识分子,也是一位特别讲究的家庭主妇,对女儿的饮食很上心,从不给她吃洋快餐,也不让她玩手机。
汪笛转而问,“家里盛放食物的餐具都是什么材质?”婷婷妈妈想了想,“好像塑料居多。”
当天,她手上正好拎着女儿的午餐盒,汪笛一看,这只饭盒是塑料的,整体已经泛黄,明显经常在微波炉里加热,四边的塑料已经焦糊。她推测,问题可能出在饭盒上。
“每当有孩子确诊性早熟,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思日常饮食是否存在过错,绞尽脑汁回忆孩子到底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其实除了食物,还有一样大家完全想不到的东西有关,就是装食物的容器。”
汪笛所在的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一天要看八九十位患儿。进入4月份,号源通常提前一周就被秒杀,2/3是来看性早熟的孩子,其中九成是女孩,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10岁。这些患儿中,有的是遗传,有的是找不出原因的特发性性早熟,汪笛一问,这些孩子基本都用塑料餐盒。
塑料制品中通常存在一些类雌激素的物质,如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等。进入儿童体内后,身体不容易识别,可导致内分泌紊乱。除让女孩性早熟,还会使男孩性发育迟缓、精子生成障碍、精子活力下降等。
“女孩的饭盒每天都需要加热,反复使用,容易促使这类化学物质析出,在儿童体内蓄积,难以被代谢。”汪笛说,即使是宣称不含双酚A的塑料饭盒,也可能含有类雌激素的替代成分,最好不要在高温下反复使用。
塑料制品尽量减少使用
3岁后可带孩子测一测骨龄
“国外已有研究证实,我们身边的塑料杯、矿泉水瓶、外卖餐盒,厨房里的包装袋、保鲜膜、食品罐头,洗漱台上的化妆品、清洁用品、去污产品,孩子房间堆积如山的玩具等,都可能含有类雌激素物质。”
汪笛说,类雌激素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让女孩出现性早熟,让成年妇女出现子宫卵巢肿瘤、不孕不育等问题。它还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到女宝宝将来的卵巢功能。
平时,小朋友的塑料饮水杯不要盛放热水,婴儿奶瓶最好用玻璃瓶。不要购买劣质玩具或家居用品,塑料饭盒、塑料餐具等不要反复加热使用。
最近几年,儿科门诊中来看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医生发现,女孩子来例假的时间也越来越早,有的9岁就来了初潮,提前了两三年。这类孩子的骨骺提前闭合,成年后身高偏矮。
“一般10岁前来例假,就是明确的性早熟,家长平时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必要时测个骨龄。”汪笛建议,孩子3岁上幼儿园后,如果身高比同龄人矮,可以拍一张左手的X光片,辐射只有普通X光片的1/20,比较安全。
通常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1年内是正常的,如果骨龄落后1年半以上,要排除甲状腺功能或微量元素缺乏;骨龄超前1年以上则要当心性早熟,越早治疗越好。汪笛提醒,“如果孩子从小就比别人高,问题不大,如果以前比别人矮,近半年到一年一下子长高许多,就要特别当心。”
为了减少危害和悲剧发生和重演,望各位家中有幼儿小孩的请多加留意,尽量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盛装食物给孩儿吃。

要吃掉多少塑料饭盒才能达到这个量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5-1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物安全是家长和儿科医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日常生活已经无法完全避免各类化学品的污染,只能尽可能地减少接触机会。
优先考虑食用新鲜或冷冻的水果和蔬菜;
尽可能地避免加工肉类,特别是在孕期;
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对食品或饮料进行微波加热,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和泵出的母乳;
避免将塑料餐具放入洗碗机清洗,提倡手洗;
尽可能使用塑料的替代品,如玻璃或不锈钢制品;
查看塑料产品底部的回收代码,确定塑料类型,避免使用回收代码为3 (邻苯二甲酸酯)、6 (苯乙烯)和7 (双酚)的塑料;
在接触食物或饮料之前要洗手,清洗所有不能去皮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家长需养成阅读商品标签的习惯,了解所购买的产品中含有哪些添加剂。需要注意几类常见的儿童食品直接添加剂,比如味精、人工色素、酚类抗氧化剂以及防腐剂等,最大程度地保护儿童健康。
砖家都是 靠吓的,不同砖家不同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