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1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扶贫的本质是让先富带到后富,也就是说扶贫对象应当在干部的帮助下能实现“富”,而不是一直靠扶贫干部的施舍。这也就是造血与输血的本质区别。
扶贫不是扶穷,而是扶可以脱贫的家庭,如果是扶最穷的,有可能导致部分人不思进取,只求不劳而获,显然不符合国家利益。因为那些以我比XX更穷,我更应当被扶贫的人可以晾了。
精准扶贫是有考核任务的扶贫项目,目的是在规定时间内减少一定量的贫困户。目标是很明确的,能在规定时间内脱贫。这个考核不止是考核脱贫能力,还考核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扶贫干部的晋升评级有关。因此,在选择帮扶对象时,扶贫干部不仅仅是要考滤贫困户的脱贫能力,还要考滤贫困户信用,思想等各方面因素。如果贫困户因为有扶贫而拒绝申报脱贫,那对于帮扶干部来说,不但付出了几年的努力,还可能对自己的仕途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该进行一下立场互换,理解下帮扶干部选择扶贫对象时,会何先选择关系更好的。
贫困户不必一味强调自己的穷来博取同情,你要思考一下:穷是国家的错?是扶贫干部的错?显然穷大多数是自身不曾努力的错。以自己更穷,更应当得到帮扶来威胁,来曝光更是品质上的低劣。一副我穷我有理的嘴脸,十分可恶。
我记得精准扶贫是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必要签脱贫书(时间到了,不主动脱贫就取消资格)。虽然这要求形式主义太重,但是既然帮扶干部给予了三五年的帮扶,你还不能脱贫,这样的扶贫没是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支持扶贫但不建议因为扶贫而拖累扶贫干部。累死一名扶贫干部换取一户贫困户生活好转却不能脱贫的工作,我个人觉得是极其亏损的,显然是失败的。
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扶贫户的段子,我个人认为属于极其负面的。给某些扶贫户造成了幻想,也让社会有了负面影响。其实深层次推想,应该是反映扶贫干部的心酸。曾经看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天下雨,扶贫干部一家人丢下自家的粮食,赶往帮扶对象家中帮忙收粮食,其实并不是干部家中粮食不重要,更不是干部家中钱多可以不要粮食,其实是干部怕帮扶对象不肯脱贫(上级考核时回答)。去年中秋,我们单位发放月饼作为职工福利,一众帮扶干部,赶紧带上月饼去慰问帮扶对象,就是希望到期扶贫对象能主动脱贫。(我们单位是对村扶贫,每两位职工对口村中一户家庭,这个不能选择帮扶对象)。
扶贫干部家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自己努力付出获取的,那些单位或企业,被分配下扶贫任务时,我想他们的职工的怨气不会比被取消扶贫资格的贫困户小。政府单位在完成扶贫任务后,干部或许会得到一定的奖赏或晋升,但对于企业来说,或许最多就是得到一定的税负减免。干部的奖赏与晋升就不要去想了。
我希望扶贫户能有更多的感恩心,自己也多点努力换取生活上的改善。不要再说小孩多大了不会挣钱,出去打工露宿了几天街之类。因为这些都不是别人的错,是自身的不努力造成的。苦——谁没吃过?
另外更加没必要上纲上线网上曝光取消扶贫资格了,资源就这么一点,帮谁都是帮,干部不至于专门针对某人。之前被确定过帮扶,就是很好的说明干部并没进行故意针对,后来的取消,或许是时间已到,或许是令干部失望,感觉无法完成任务,及早更换对象。
网上曝光其实并不是聪明之举,别以为一会被扶贫的会比扶贫干部更聪明。贫困标准每几年都会变化,或许今天脱贫了,不排除以后还有机会被列为贫困户,今天的曝光不能逼干部改变选择,只会导致以后其它干部避开选择。即便以后被认定为贫困户,没有帮扶干部肯对口,也是枉然。
因此,自己努力改善生活才是当下最应当做的事,至于能否被再帮扶,就看机缘了。其实我认为被列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要是我能招聘员工,我肯定会首先拒绝贫困户子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