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49年到1980年代人均GDP极低的情况下,我国是建立了免费医疗体系的,而且这种所谓的“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国际上备受称 赞。当时的国家干部是免费医疗,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是劳保医疗,农民是合作医疗。当时的中国用不到世界上1%的医疗资源解决了近四分之一世界人 口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问题,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推崇,并极力在全球推广的典范。这个制度没有持续的根源还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发生了调整,当时我们决定勒紧裤腰带提升经济实力。我们祭献出了清闲 ,争分夺秒地奋战在开发和生产的一线,以提高总产出量;我们祭献出了天伦,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尽量压低终极消费的占比;我们甚至祭献出了 健康,咬紧牙关,拼了命地工作工作再工作。一切以快速提升生产力水平为中心,发展资金的比例也是尽可能地向工业企业倾斜,因而导致医疗卫生事 业的发展资金占比严重偏低。
而今,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自身轮回扩张的阶段(即,生产出的煤炭、石油、钢铁、水泥等产品首先用于 扩张煤炭、石油、钢铁、水泥等的生产能力),而进入了终极消费扩张的阶段,此时拓宽产品通往终极消费的通道建设成了贡献GDP的关键因素,比如交 通运输能力的扩张(城市道路、一般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运输),比如销售渠道的扩张(网购、快递)。而全民免费医疗体系的建设(医 药研制、医院建设、医护队伍、疾病预防、康复机构、养老机构),也与交通运输建设、销售渠道建设一样是终极消费扩张的重要通道。
现在是到了考虑恢复全民免费医疗的时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