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不知不觉已经快到30岁了,18岁青葱岁月已经开始变成了记忆。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自己没有文化技术。刚初中毕业出来入厂打工,进进出出十几间厂,从深圳到珠海,又去了东莞,变换了十几个老板。做来做去都是普工,都是用时间来换人民币,每个月都是那三四十张,除了房租,快餐外卖,加上要还那小卖铺欠那些啤酒香烟钱,每个月几乎成了“月光族”,有时候,还用支付宝的花呗来应付。
五金厂里的工友大多数都是来自外省的已婚妇女,有几个来自中专学校的仓管,文员,僧多粥少,早已经让他们的老乡拉去聚乡情了。
父母在乡下种田,扒地吃饭,日做夜做除了建了那三层还没有装修好的楼房,每天总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早出晚归。每个月都打电话来,问有没有拍了女仔?
父母到处托人介绍女朋友,谁知道现在的女仔都是珠三角的打工客,人家一听说你也是打工仔,家里的楼还没有装修,连台小车都没有,连回来“相眯”的路费也省了。
生活无奈,出来打工赚不到钱,回去耕田又没有“钱图”,也不敢回去;不是人家看不起自己,就是连自己回家过年都不好意思,出来打工有几年都不回家过年。人家都是门口摆着小车,还有不少人都是在城里买了房子的。
老豆见面都是骂:你这个死仔无用。小时就叫你勤力读书,现在知道了,后悔了,已经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