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
此时此刻,女儿多么想念远在武汉抗疫前线的您啊!虽然分别才十多天,但我已觉得非常漫长。我知道,现在您在武汉一定忙得不可开交,您也不可能像往常一样有时间与我促膝谈心。所以,我只能用书信记下我的心里话,让您有时间再看。
老师点评: ①书信格式:称呼 ②文章开始没有直接问候语,表达强烈的思念之情。 ③两组不同的对比突出现在情况特殊。 ④两组关联词用得好。 ⑤段尾点明写信的原因。
妈妈,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大年初二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一起聊着天。突然,您的电话响了。您打完电话后,平静对我们说:“后天,我要出发支援武汉!”原本热闹的场面顿时只剩下电视机孤独的声音。因为,全家人都知道,您这次去武汉,并不是旅游,而是最危险的“战斗”。您要面对的,是无处不在,而又从不现身的“瘟魔”。我们一家人欢乐的春节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老师点评: 难忘情景一:接到命令 ①平静:说明妈妈意志很坚定。 ②孤独:真实地反映家人当时的心情。 ③这是新冠病毒最好的比喻。 ④因为妈妈援鄂,家庭失去春节的欢乐。
那天清晨,您悄悄地起床,没有像往常一样叫醒我。可我比您起得更早,但我不敢去送行,因为我怕控制不了自己,会哭着闹着不让您走!我悄悄地趴在窗口,目送您消失在小区的转弯处,您坚定的步伐越行越远......您始终没有回头看看你的家,还有您可爱的女儿。
老师点评: 难忘情景二:悄悄送别 ①这几个关联词写出我心情的矛盾(仿《我的战友邱少云》) ②党员的信念,体现妈妈柔情背后的坚定。 ③出乎意料的结果,开始酝酿情感。
昨天,我这个女儿终于可以与你们视频连线了。虽然隔着屏幕,但我依然感受到:您那阳光般的笑容仍然掩盖不住疲惫,您那悦耳的声音也略带嘶哑。您镜片下的黑眼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抗疫战斗的激烈。
当我和您对话时,我发现您的眼眶红了,您叮嘱我在家要懂事,不要生病,不要让您操心。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像缺了堤的洪水一样流了出来。我一边擦着泪水,一边点头回应:“妈妈,在武汉,您要保重!我在家一定会听话的。”我还想和您说点什么,但喉咙里好像有东西卡住似的,什么话也说不出。
老师点评: 难忘情景三:视频见面 ①这段妈妈的外貌描写,既说明妈妈现在工作的艰难,也表达了我对妈妈的牵挂与思念。 ②妈妈对我的关怀浓缩在神态、语言描写中。 ③我的情感在这时爆发。 ④还有很多心里话,欲言却止,让人产生伤感。真实动人,和当时的视频情景一致。
妈妈,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没错!您是党员,我是党的少先队员,我们共同抗疫,为了这个家,更为了这个国!您在前方昼夜奋战,我在后方安心学习。我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照顾好自己和爷爷奶奶,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学习,分担家务,让您在前方冲锋时候无后顾之忧。
老师点评: 中心段,也是过渡段。 ① 党员与少先队员,与妈妈的共同点。 ② 点明中心思想 ③启示下一段
妈妈,虽然现在是放假,但我没有放松自己,有爸爸的关怀,我按照学校下发的寒假学习指引,把每一天都安排得很充实。
老师点评: 总起一段,出现三个角色:我、爸爸、学校。 作用分别是:我是主动的,爸爸是辅助、学校是主导。
早上按时起床,然后运动半个小时;晚饭前还有半小时的运动。每天一个小时的室内运动量。早餐后学习与练书法;下午也是学习与阅读;晚饭后我会关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现在我可关心时事了,我要和妈妈一起抗疫的,不关心国家大事怎么能行呢?晚上我还要在网上课堂学习呢。妈妈,现在网上开通了网上直播课呢,有学习强国“中小学寒假课堂”、央视频“学而思网校直播课”等,错过了直播还可以回放呢。我根据上面的内容就可以学习到下学期的知识了。虽然因为疫情现在不能按时开学,但我会做到“停课不停学”的!晚上十点,我会准时上床睡觉的。
妈妈,学习之余,我还会做家务,洗碗啦、整理家里的物品啦、协助爸爸搞卫生啦......还有,还有,我还跟爸爸学了炒菜呢!等您胜利归来,一定要尝尝我的手艺啊。
老师点评: ①一个反问句,语气自信,也是让妈妈放心。 ②好习惯养成要坚持,也是我今天能够做到这样的原因。 ③这一段主要汇报生活,学做家务其实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④学炒菜的手艺欢迎妈妈胜利归来,回归现实。
妈妈,怎么样,您对我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还放心吧?! 您知道,我们学校开展“毅行教育”后也是这样做的,您还表扬我坚持养成了好习惯呢?
老师点评: ①一个反问句,语气自信,也是让妈妈放心。 ②好习惯养成要坚持,也是我今天能够做到这样的原因。
陈老师也时不时打电话过来问我在家的表现,还说您是大家最崇拜的人。外面的疫情形势那么严峻,我会听您的话,乖乖地呆在家里,绝对不会出去的。您也要好好保重身体,早日战胜病毒,凯旋归来!
老师点评: ①怀着感恩的心写班主任老师对我的关心、鼓励。 ②再次强调互相角色、处境的不同,各自做好保护措施,共同防御病毒。
最后,我想对您说:妈妈,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老师点评: 最后的结束语,是互相打气的话。
您的女儿:黄缨淇 2020年2月8日
点评:林海老师 《致妈妈的一封信》整篇文章真实、感人。文章的特点是: 1、文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立足抗疫的大事件,但没有出现假、大、全、空的通病。而是选择一些小情景来表现主题。 2、文章结构合理,分为两大部分,前面三件小事,中间一个中心段(过渡段),后面一天自我管理的汇报。 3、文章条理清楚,三条线索有分有合。 第一条以文章中心为线索,贯穿全文,突出家国情怀,这是文章的“骨”; 第二条以四个事例叙述为线索,并列式,接到命令、悄悄送别、视频见面、汇报在家一天表现,以小见大,真实,使文章有“肉”; 第三条线索是感情表达,跟着四件小事变化,以渐进式发展:从“孤独”,到“伤感”,再到“失控”,最后 “自信从容”, 生动感人,直凿读者的泪点,这是文章的“血”和“泪”。 4、文章语言符合书信的特点,叙述非常平实,聊天语气,没有出现太多华丽词藻,也没有引用太多的经典、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