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骑黄河 爱中国 长篇转载 即时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三门峡大坝的黄河大桥上,脚踏两省(河南、山西)。
19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琴:
骑黄河,爱中国(47)(三十五)《灵宝一三门峡》
昨晚洗的衣服没有干,早上房间都听到电吹风嗡嗡的声响。今天还是阴天,但愿老天爷不要让我们像昨天那样狼狈不堪
早上七点出发
20





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闷热闷热的,一爬坡身上感觉被水洗了一样
一休息就是各种的吃
21





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子跟页子姐请大家吃无籽西瓜,感谢两位好姐姐
今天途中先去有名的陕州地坑游玩,没想到这条路坡度有点大,路况也不好,基本都是推车
22



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23



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坑院是古时候人们居住方式的一种,被称为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至今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
24



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陕州这一带的黄土特别适宜建造地坑院,距离陕州不远的灵宝市等地就不适宜建地坑院,因为陕州这里的土质比较结实,容易立窑(建居住的窑洞),灵宝等地的土质比较疏松,不立窑(无法建可以居住的窑),所打造的窑洞容易塌方。原来如此!
25-26

25.jpg

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厨窑
27



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曾被国内外游人称作“建筑奇迹”,那就是“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下沉式窑居村落”,人们也称它地坑院、天井院。
28



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通往地坑的通道
29



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地坑院的排渗水系统是又一次巧妙地利用了当地不同层位的黄土特性,其科学性不容置疑。
30



3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在地坑院里玩起了结婚的游戏,这个新娘为了吃连自己的家当头盔也不要了
31



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32-34

32.jpg

33.jpg
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州 剪纸源远流长,今天有幸看到了66岁的黄亮娥三门峡的“大红人”,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州剪纸的传承人。
35-39


35.jpg
3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37.jpg
38.jpg
3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