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转载,原作者@东望大湾区)
原题:给广西发改委支个招:不增加投资也可破解两广南深僵局
各种渠道汇集的消息表明,南深高铁(新名称太啰嗦,仍用旧名)玉罗段似乎陷入了僵局:广西想走北线岑溪,广东想走南线信宜。 僵局如何破解?
如果红豆社区网友@zhuhui1221 公开的比选方案(见图一、图二、图三)属实,我的判断与中铁四院截然不同:“容信(近)方案” 综合效益最高(见图四,数据来自图二、图三),最有可能成为两广最大公约数。这个方案虽然比中铁四院推荐的“容岑方案”(见图三)长17公里、多了34.75亿投资,但是,它覆盖的户籍人口比“容岑方案”多了60万。换句来说,“高铁多跑3分钟,人口覆盖增加60万”。
图一,八个比选方案,有七个过境信宜,网传中铁四院主推最北边那条红线——唯一不经过信宜的方案。证据是广西已经对红线进行勘察设计招标
图二,南深经过信宜的七个方案。“容信(近)方案”的综合效益最高,与不经过信宜的容岑方案(红线)相比,它的优势是“高铁多跑3分钟,人口覆盖增加60万”
图三,红线是被中铁四院推荐的容岑线,据说里程最短,造价最低。不过,有网友随便画了一条过境信宜朱砂的线路,也可以求得最短里程
图四,有网友对图二、图三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被主推线路相比,其它线路也不是高得离谱。如3号方案只比1号方案每公里造价多了460万元,相信广东能付得起这个价钱
或许有人会说,“容信(近)方案”虽然综合效益最高,但它放弃了岑溪。这不是打脸广西吗?万万不能赞同!我也认为,在中国面子很重要,应该给岑溪通高铁,否则,别人会说广东仗势欺人。您说呢? 谁都知道做加法最容易,问题是:岑溪高铁怎么建?钱从哪里来? 我的对策是对“容信(近)方案”进行改造:增加容县南至岑溪西约39公里的高铁,而所需资金从“容岑方案”更改为“容信(近)方案”之后的节省中开支。
根据招标公告,“容岑方案”广西段110公里,而据测算,“容信(近)方案”广西段只需建设约69公里(玉林北—容县南约36公里,容县南至省界约33公里),两个方案相差41公里。也就是说,广西完全可以使用“容岑方案”的投资预算,建设“容信(近)方案”+容县南至岑溪西高铁。(见图五)
图五,改造后的“容信(近)方案”示意图。广西建玉梧城际,广东建新广湛北线,两广在容县和信宜“握手”,各得其所
结果,您会发现岑溪没有被抛弃!从岑溪坐高铁出发,在容县南可以接上南深高铁;还可以往东,通过电气化的岑罗线在罗定南接上南深;将来,岑溪还可以通过玉梧城际往北,到梧州南坐南广高铁。真是方便! 更重要的是,广西“东融”步伐没有被拖慢,脸面和利益也保住了——(1)岑溪、容县都通上了高铁;(2)玉容岑段成为未来东环高铁的一部分。这不正是广西的“小九九”吗? 我对“容信(近)方案”改造的另一个建议是:信宜北站应该改设在10公里处(通过图六的黑线改道),方便信宜市民出行。
图六,沿着黑色线改道,“容岑(近)方案”的信宜北站还可以往市区挪一挪
您看,破解两广高铁僵局竟然如此简单——你建你的玉梧城际,我建我的新广湛北线,心情好了咱俩约个地点握个手。两广是不是很和谐?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回头再看,还是“经信宜北3KM 站址方案”最有远见。你看图二,广西再多建30 公里高铁(相比“容信(近)方案”+容县南至岑溪西高铁,或与“容岑方案”比较),就可以在北流、容县南部增加一个高铁站。玉林市“米”字形高铁枢纽(见图七)梦想成真,可与“五龙入湛”的另一个北部湾竞争对手湛江比比高低。在国内,能构建“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城市屈指可数。玉林才是广西“东融”的真正东大门!就是自掏腰40 多亿(30公里高铁的投资),玉林也值了。
图七,多投资40亿元,玉林就可以拥有“米”字形高铁枢纽,以及增加北流或容县南部一个高铁站
茂名对此也会拍手欢迎,因为,北上玉林不用绕道容县,距离更近了一些。而对于南宁、广州两头的省会来说,里程一点也没有增加。“容信(近)方案”和“经信宜北3KM 站址方案”都是162 公里。 一句话,八个比选方案之中,“经信宜北3KM站址方案”有利于构建玉林“米”字形高铁枢纽最有远见,“容信(近)方案”覆盖人口较多最贴近现实,“容岑方案”“吃独食”最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