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https://bbs.gdmm.com/thread-3268327-1-2.html细阅“吓一跳「社评」茂名佬你好搞笑!”一文,有更多更深的思考和观点,以下是驳文:
宣扬正能量,本无可非议,理应成为社会主流。
寒窗十载,求成功名,也实在可贺。
但更深层次,可贺的背后,挖掘其社会价值意义,往往也应追源溯头。
真的值得喜大普奔吗?上了清华、北大,真的是一件盛事吗?当今的教育价值取向,上了清北就是日后有了当官发财的资本,人们是奔着这一目的而努力的,没有想到为国、为民、推动社会进步做些什么,没有了振兴中华而读书壮志豪情,这就是当今人们拼命努力上清华、北大感到欢欣,即将成为人上之人的初衷,当然,这也不怪孩子,这是当今天教育浊流。
人们更关心的是,清华、北大罗集了全国最尖顶的学子,4 年后,去了那儿,继续深造与出境留学,占81.70%,清北的本科毕业生国内就业的非常少,都不到20%。清华有8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是升学,有近30%的毕业生出国。出国的67.8%到了美国。北大升学率75.16%。出国的有30.85%。62.81%到了美国。毕业留尾的占九成,回国的廖廖无几,读书只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成为清华、北大生当今的价值取向,他们就业选择多数金融与公共管理,清华、北大占尽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后得到什么?什么报国情、报师恩成为浮云,这就是当今天清华、北大的众生相。于国于民百害而无一利,这与当初考上清华、北大大庆大贺、大奖、欢天喜地形成强烈反差,甚至是教育届最失败、最令人诟病的讽刺。
空谈俺不多说,来个实际点的。
火箭升天,飞船拔云、潜龙下海、神州飞船、天宫、嫦娥登月;
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墨子” 、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天河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歼20、高速列车、世界最大起重船、高分”家族新丁雷达遥感卫星、北斗、5G、腾讯、支付宝;
医学界泰头李兰娟院士、钟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研发疫苗、病毒阻击战;
中国人的饭碗——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
......这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推动社会进步、为国捐躯的人里——那里有多少是清华、北大人的身影?(说的主流,当然也会有)
4年以后,还值得为这些就读清华、北大的人欢欣鼓舞吗?
注:这方面因信息量太大,收集整理材料不足和欠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原标题:驳一驳 吓一跳「社评」茂名佬你好搞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