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社区居委会创建文明城市的志愿者,当前,我们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您的支持与参与,这是宣传资料,送给您看看……” 河东街道为民社区工作人员正挨家挨户敲门呼喊道。
在入户问卷调查中,有部分工作人员竟被社区居民拒之门外,入户问卷调查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表示完全不知情,甚至拒绝填写问卷。”让不少工作人员遭遇尴尬。
当“文明”来敲门,请您热情迎“客” 业主们什么时候在家?用什么方式敲门更能传达出礼貌和尊重?说什么样的开场白更能获得信任……最近,河东街道为民社区的工作人员满脑子思考的都是这些问题。
可千万别误会!社区志愿者并不是做推销的,在创建文明城市期间,他们都是入户调查工作者。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答案 调查问卷、笔记本、工作证、宣传资料,这些都是河东街道为民社区志愿者陈宇君和同事们进行入户调查的必备行头。 “您好,我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做入户调查,想问您几个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入户调查在7月底已经开始,入户地段都是通过“扫楼”形式,不漏每一户。
“一般提前准备居民资料,我们要对调查户进行‘踩点’。” 河东街道为民社区志愿者陈宇君说,所谓的踩点,就是不光要熟悉自己入户调查的具体位置、户数,还要和居委会确定好业主的姓名、在家的时间段。“大多数业主都在家的时间段入户调查,敲门的时候最好能叫出业主的姓氏,让业主有被认同感、放心。”
此次调查,3人分一组,一组调查10多户。“虽然问题相同,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建议和想法,每一次问,都得到不同的答案。”陈宇君介绍,业主打开门后,面对陌生人往往会有些防备心理,但是当亮出工作证、表明自己的身份后,业主们应该会相信。
当居民填好调查表后,志愿者们还要对居民们反映的问题做好记录。“虽然大家表述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一个片区反映的问题会比较集中。”志愿者们介绍,把这些问题收集、整理,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希望尽快解决问题。
入户的步伐还在继续向前迈进!争取通过此次入户宣传,帮助广大社区居民加强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性的认识,让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再次掀起了全民提升文明素质的热潮,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良好群众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