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十二条罗非鱼就有2;5条是海南
海南罗非鱼出口量全国第一
2011-09-20 08:06
海口网9月20日消息(记者李坤东 通讯员王基辉)记者今天(19日)从海口海关获悉,今年1—8月,海南口岸出口水海产品8.2万吨,同比增加9.1%,价值3.1亿美元,增长18.5%。其中,罗非鱼及其制品出口6.7万吨,增加13.2%,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出口量的三成;章雄鱼苗出口1427.5吨,增加近40%,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海南优良的气候和海域环境优势为发展水海产品养殖和出口加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南口岸出口的罗非鱼及其制品、章雄鱼苗质量上乘,深受欧美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而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则有助于确保出口水海产品的品质。
为此,海口海关设立农产品、水海产品出口专用报关窗口,专门受理该类产品的单证审核,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利用H986集装箱扫描设备实施“非侵入式查验”,确保出口产品的保鲜度;充分运用“海南省虚拟统一通关现场”模式,方便出口企业就近办理申报、验放手续,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多次深入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宣传海关便利通关措施,支持鼓励企业申请海关A类企业,享受更多的通关便利。为支持扩展鱼苗出口业务,海口海关主动派员到万宁、文昌等地的养殖海域,采取“船边验放”和“海上监装”等便捷监管方式,最大限度减少通关时间,提高鱼苗成活率。
此外,海口海关还与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将海关“虚拟通关”模式与检验检疫“直通放行”模式进行对接,对符合检验检疫部门“出口直通放行”条件的水海产品出口企业,可持检验检疫部门发放的《通关单》直接向海关申报办理验放手续,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营造高效快捷的大通关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