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楼主: 老残牛

[民生百态] 茂名佬游上海朱家角古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圆津禅院,为清华阁十二景之一,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座落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古镇漕港河边,寺内塑有辰州圣母像,故又名“娘娘庙”。现在的圆津禅院是之后重建的,门很小,但跨进门后却别有洞天。禅院虽然临街,但安静朴素、古色古香,院内结构小巧,佛像不多,但都精雕细刻,光彩耀目,庄严肃穆。院内后方的清华阁更是远负盛名,它不仅是名人文士珍藏书画之处,而且环境优美,登楼而上到达楼顶,远眺近望,能将珠溪胜景尽收眼底。
禅院历史上为重要的文物储藏所,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纷纷前来,禅院成了明清时期文人聚会之所。可惜,院内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毁于战乱,部分为寺内不肖僧徒偷出变卖。至四十年代末期,珍品已经不多,后大部分为江苏省文管会接收,收藏于江苏省及苏州市博物馆,少数保存在青浦县博物馆。五十年代初,禅院被拆,现还保留有王昶所撰“重修清华阁记”、“振华长老塔铭记”,及沈光莹撰“重修大殿记”石碑,成为禅院遗留下来的仅有文物。
(另发帖详细介绍)
1*39-45

39.jpg


40.jpg
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2.jpg
4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4.jpg
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泰安桥俗称何家桥,始建于明代万历12年(即公元1584年),是全镇最陡的一座单孔石拱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圆津禅院门前。高且陡,是全镇最陡的一座石拱桥,桥堍至今还竖有两块旗杆石,是原系悬挂路灯所用,为漕港河上往来船只的航标。桥两旁青石扶手上的“飞云石”浮雕,古朴淳厚。用于建造泰安桥的材料,是青石,且雕刻的桥栏浮雕“飞云石”,都酷似元代之作,桥前圆津禅院也建于元代,故对此桥的历史,造桥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清代名士曾有诗:“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闻市上,渔笛在溪东,蒲扇轻摇暑,蕉衫短受风;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这里写了"古寺一桥通",“古寺”即圆律禅院,"一桥"便是泰安桥。因为小镇房屋都不高,所以把泰安桥衬托得看起来很高了。站在桥上的阶梯上,整个朱家角古镇粉墙黛瓦、烟雨迷离的意境全都囊括在了我们的视线里,真是美不胜收。
1*46-48

46.jpg


47.jpg
48.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街上几乎都是商铺,但因为各家店的店员们除了在你走近朝商品观望的时候招呼一声“想要什么”、“进来看看”以外,并不会大声吆喝叫卖,因此整条街不似个别古镇充斥着惹人烦的叫卖声,热闹而不嘈杂,反而令人愿意放慢步调慢慢走慢慢逛,在无意的驻足中发现令自己心水的小物。与大多数古镇相同,街上的店经营的无非是各种手工艺品、特色小吃、米酒、汉服等等,但仔细逛来确实有些小东西是我在别处还未曾见过的,而且对比发现,
1*49-51

49.jpg


50.jpg
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们漫步在一绺青石板铺地的古街上,两侧的店铺密集紧凑,弥漫着浓浓的商业味儿。这里就是沪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第一长街,旧式民宅粉墙灰瓦,街道曲径通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北大街自古就是小镇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号称“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粮油行业发达的时候,街上多是油店、米行、饭庄和茶楼,外贸发达的时候,街上又有了钱庄、典当和银行,现在旅游兴起了,街上又是各种艺术品小商店。无论店铺怎么改,招牌怎么换,街上总少不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一片繁荣景象。早些年,临河一边儿的码头上还停满了装载货物的轮船,这种场景今天已经看不到了。不过一些百年老字号还原滋原味儿的保留了下来。比如俱乐部茶楼、涵大隆酱园等等。北大街也被戏称为“一线街,抬头仰望天空,微微苍穹此时也合成了一条细缝儿。这就是“一线街”的来历。生活在楼对面的两家人推开窗户就可以聊天、甚至可以相互传递物品,独特构筑令人称奇。街坊邻居之间其乐融融、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1*52-53

52.jpg


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朱家角的名桥很多,有放生桥泰安桥戚家桥永丰桥廊桥等,共有36座古桥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河港的各处。到了古镇不看桥,等于古镇未曾到。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放生桥。放生桥是朱家角古镇的标志性古建筑,跨于漕港上,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放生桥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其设计与构造上可见一斑。放生桥为五孔石拱桥,而非平桥或单孔石拱桥,作为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大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全长70.8米,高7.4米,宽5.8米,桥身中间最大的孔径达13米,两侧孔径各10米上下,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1*54-55

54.jpg


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承重结构采用超薄型桥墩,桥墩厚度约100厘米。江南古镇的一些石拱桥走势陡峭,使过桥有如登山,备感吃力。放生桥的走势却显得平缓舒坦,它的台阶特别薄,最薄处厚度仅有3厘米,一般不超过8厘米,因此凡过放生桥如履平地。放生桥南北两面台阶合计达122级。这么多的级数在江南石拱桥中是非常罕见的,可见古代造桥者的聪明才智和对路人的一份人文关怀。放生桥造型秀美,壮观而不失精巧,历数百年风雨沧桑而依旧保存完好。
1*56-57

56.jpg


5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放生桥长如玉带,状如彩虹,远远看去,在平静如镜的河水倒映下,5个半圆形桥孔变成完整的圆孔,相映成趣,别有洞天。旧称“井带长虹”,是当地著名的“十景”之一,历来文人雅士赞美此桥,有诗云;“长桥驾彩虹,往来便是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
1*58-60

58.jpg


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放生有行善积德的含义,因此放生桥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传说在很久以前,宽阔的漕港河上没有一座桥梁,人们来往于两岸都要依靠舟船摆渡。有一位女子,在身怀六甲的时候丈夫却不幸离世,她只好每天往返于两岸之间,靠卖蔬菜维持生计。在一次渡河时,女子不幸落入水中,她用尽力气强游到岸边、在河滩上生下一名男婴后也去世了。慈门寺的僧人抱回了河滩上的婴儿,将其抚养成人,他就是性潮和尚。性潮长大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决心外出化缘,集资造桥,以告慰母亲的亡灵。他花了整整十五年终于圆了造桥的梦,也为小镇平添了一处美丽的风景。放生桥建好后,性潮和尚为了显示佛门弟子慈悲为怀的心性,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会组织僧人和香客到桥下举行隆重仪式,将活鱼投入河中放生,以此彰显对生命的尊重,四百多年来,已经成为了古镇的一种习俗,“放生桥”之名即由此而来。  
2*1-8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9-7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