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崛起,农业产业突破千亿元,海陆空立体交通网逐步织就,获省科技奖数量连续5年居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第一,完成全省中最重的农村集中供水攻坚任务,成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广东省唯一新增地级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
茂名坚定不移走向海而兴的
产业强市之路
交出了一份滨海城市
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当前,茂名坚定不移扛起“加快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的历史使命,奋力推动省委“1+1+9”工作部署落地见效,抓住用好“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建设独具茂名特色的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集聚带、彰显滨海绿城独特风貌的沿海城市带、“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滨海旅游带。
2022年10月14日《羊城晚报》A34版报道
氢油共鸣打造绿色化工
在茂名港吉达港区防波堤一期项目内,“大干150天”劳动竞赛掀起一场“攻坚克难保节点”的大干热潮,海上施工防波堤推进至K4+100里程,正朝着年底推填至K5+000里程目标发力。
不久的将来,茂名港吉达港区将投入使用,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原料将通过港口源源不断地进入茂名,由传统石油化工产业向高层次气体化工产业迈进的茂名梦想变为现实,进而发展新材料产业及新能源产业。
站在吉达港区防波堤回首,博贺新港区防波堤建设仍历历在目。随着博贺新港区正式开港,丰益国际益海嘉里(茂名)项目、“道道全”食用油综合加工项目等重点项目进驻,聚拢在港口周边落地,形成临港产业集聚效应。过去十年,茂名以滨海新区、高新区、水东湾新城、空港经济区“四大发展平台”为主要支撑,把发展临港产业、滨海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茂名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大潮中奋勇争先增添了强大动能。
耕耘不辍千秋业,扬帆起航谱风华。今年,随着丙烯腈产业链项目开工、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Ⅰ)冲刺投产、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稳步推进,茂名在着力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同时,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两三年内,继“油城”之后,一座新的“氢城”正在茂名大地耀眼崛起。
临港产业不断破冰的背后,是茂名坚持向海而兴的初心。茂名以“链长制+链主制”深入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重点聚焦六大优势产业,抓好项目布局,发挥茂名石化、东华能源等“链主”企业优势,精准对接上下游领军企业、头部企业,大力引进延链强链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聚变”。广州工控在茂名成立子公司,联手东华能源启动建设丙烯腈产业链项目,延长丙烯腈及下游新型材料产业链,无疑就是最鲜活的实践。
发展中显韧性,平常处见功夫。当前,茂名正落细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243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1个重点增资扩产意向项目尽快动工,抓好135家企业技改、40家企业“小升规”、7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
山海并茂走近“诗与远方”
图片
在疍家墟景区入口处,几艘老渔船和几张捕鱼网,生动还原了疍家人以海为生的场景。沿着景区道路一路向前,富有疍家特色、俚人特色的仿古渔村建筑映入眼帘,满满的“疍家气息”。
疍家墟是茂名大力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的代表。茂名坚定文化自信,借助独特的“趁墟”文化,今年在各县域推进建设疍家墟、油城墟、窦州墟、高凉墟、橘州墟5个样板墟和“一湖一湾一港一城一区一带”6个示范群,让乡村既保留乡愁韵味,又成为富有文化魅力的特色景区。
今年8月15日,随着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率先开放通车,以点为基、串点成线的全域旅游新格局逐渐成形。先行段贯穿疍家墟、莲头岭风景区、浪漫海岸、中国第一滩等滨海旅游景点,冼夫人文化、潘茂名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成为一条璀璨的全域旅游示范带。
展望茂名,这里山海全地形资源优越,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浩瀚大海、百里沙滩等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好心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滋养城市文明,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这里农产品丰富,“五棵树”(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一条鱼”(罗非鱼)和预制菜“一桌菜”擦亮旅游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茂名以农文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开发,激发消费活力,正为城市发展注入蓬勃生机。今年8月,“中国李乡·山水双合”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9月,高州市、化州市进入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五批名单,茂名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增至4个。
至2021年底,茂名全市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878个。全市共有25个A级景区,两个乡村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12个乡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录。2021年茂名接待游客1111.2万人次,同比增长38.72%;旅游总收入102.02亿元,同比增长15.12%。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促农。当前,茂名正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打好“农文旅”融合牌,推动农业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优化营商环境迎来拔节生长
今年6月28日,总投资超80亿元的茂名南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丙烯腈产业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长三角民企+珠三角国企+南海之滨重镇”携手奋进的创新探索,是跨区域国企民企合作发展新典范,标志着茂名临港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的步伐更加坚实。
从一片滩涂到产业高地,茂名发展日新月异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每一环中,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茂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零审批”“24小时不打烊”商事登记服务,成为全省第三、粤东粤西粤北首个实现商事登记智能审批的地级市。
茂名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茂名市招商委员会”,按照“一项目一专班”原则抓好招商服务,并专门制定了当好企业“服务官”“店小二”以及抓项目促投资十项硬措施等系列制度机制。一系列机制建设,让茂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刷新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茂名新速度”。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从“一纸合同”到“上马实施”,连续刷新了3项纪录,益海嘉里(茂名)项目从签署投资协议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42天。
茂名久久为功地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注重推进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园区服务功能,打造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和集聚区,茂名现有各类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共12个,包括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及6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立足港口、石化、海湾、空港等特色资源优势,茂名开创了滨海新区、高新区、水东湾新城、临空经济区“四大发展平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同时,茂名积极申报广东自贸试验区粤西新片区,将高质量落实RCEP同加快广东自贸试验区茂名联动发展区建设结合起来,复制推广改革创新事项,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聚力打造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茂名放心投资、安心发展。东华能源、广药集团、广州工控、岭南集团、华侨城、德纳化学、益海嘉里、道道全等优质项目纷纷落地茂名。
来源:羊城晚报、茂名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