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呼唤担当 使命引领未来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文章深刻阐述了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历史方位、显著优势、战略布局、实践要求和根本保证,为更好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了重要遵循。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历史使命”这一命题既是一个长期性命题,也是一个阶段性命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所要坚持的长期性历史使命,同时也揭示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取得的历史经验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根本动力推动的实践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加公平地体现在人民身上,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精准扶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等,这些以人民为中心的切实举措很好地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初衷。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为人民谋幸福放在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第一位置,这意味着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历史使命的第一选择。
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要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要推进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梁祖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