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总结吸收近年来干部队伍建设新鲜经验,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应紧跟党和国家步伐,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练好自身硬本领,努力成为高素质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从严管理,抓细抓实,展现干部队伍建设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把标准降低到不违纪违法就行的水平上。此次修订,就是要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信心斗志,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找准界限,能上能下,净化选人用人新风气。 长期以来,干部选人用人 工作中 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普遍存在,上来容易下去难。之所以出现该问题 ,是因为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有的 政治能力不过硬,缺乏应有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推动落地见效上存在明显差距;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想为;有的能力平庸、思路不清,不会为;有的急功近利、盲目蛮干,乱作为,等等。如果任由这些庸懒散躺、推拖绕躲的人占着位子不干事,必将贻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不是为下而下,目的是激励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忠诚履职、担当尽责。畅通向 “上”的通道,明确往 “下”的渠道。让优秀干部“向上”,鼓励“先进型”“实干型”“担当型”干部敢于作为;让问题干部“能下”,给“躺平型”“蛮干型”“推责型”干部敲响了警钟。当然,“能上”并非一劳永逸的起点,“能下”也并非一蹶不振的终点。对被调整的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对认真汲取教训、积极努力工作,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进一步使用、晋升职级或者提拔职务。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理念的体现,也是事业为上、人事相宜原则的彰显。平稳有序,与时俱进,落实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新修订的《规定》对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体现出德、能、勤、绩、廉并重的鲜明用人导向。一是要求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坚持抓早抓小,帮助干部认识问题、认真改正,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收集好各项考核成果,动态掌握干部现实表现,准确认定“谁该下”。二是要求实现常态化推进。新修订的《规定》明确提出,要推进能上能下常态化,强化后续跟踪教育管理,对认真汲取教训、积极努力工作,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进一步使用、晋升职级或者提拔职务。三是要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相关工作责任制,把执行情况纳入到年度考核、选人用人、巡视巡查等内容,以推动新要求落实到位。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进一步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