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打铁佬 于 2014-5-15 09:39 编辑
以前说银行多过米铺,为什么现在廖若晨星了?另附对银行的一些吐嘈。
刚改革开放那阵子,听得最多的话中有这么一句~~银行多过米铺,这也是当时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事实的确也如此,街上的银行(营业点)没隔多远就一间。各银行为了多争点客户存款,对客户不分大小一律都是很热情的。效率也不错,上银行办点事挺方便的。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这银行(营业点)便一间间少起来了。下面很多圩镇,连当年一统江湖的农业银行也没有了。 城里的银行(营业点)也在不断地改建缩减。要办点事找大老远也找不到一家,真的廖若晨星了。
银行(营业点)少了还不算,自从这银行电子化后,感觉这办事效率反而相当低下了,办点事要花老半天时间。根据客户业务的大小,我们这些上帝还会被分成三六九等。
有时营业厅里还潜伏着一些貌似银行工作人员的保险佬,他们象幽灵一样伺机向如我一般的老人家推销一些保险品种。并含糊地忽悠成是高息存款品种,骗老人家上当。
银行还时不时地给广大人民群众制造莫大的麻烦,例如发工资和各种缴扣款,本来原定是在甲银行办理的,但乙银行公关成功后,大家就要挪窝了,而丙银行改天公关成功后,还得挪窝。他们为了一点利益争来争去,却从不顾及给广大人民群众制造了多大的麻烦。有些银行为了一点年费,还强行开户只能办卡,不能开存折,你叫一些不会用卡的老人家情何以不堪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