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梁康玉报道)2017年3月12日下午,化州赤沙梁氏第十二届宗谱续修研讨会在星河国际大酒店五楼隆重举行。广东梁氏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梁氏族谱文化研究社主编梁逢利专家,原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湛江梁氏文化经济促进会总顾问梁平先生,化州赤沙梁氏慈善基金会会长梁文齐先生,湛江梁氏会副会长梁裕德先生,雷州市梁氏宗亲会会长梁奇超先生,化州赤沙梁氏宗亲理事会常务副会长梁景福先生,化州赤沙梁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梁柱先生,化州赤沙梁氏第十二届宗谱续修主编梁方华及湛江、遂溪、雷州和徐闻等地有关村庄长辈共60余人参加当天的研讨会。
赤沙梁氏,入粤始祖为梁弼,梁弼公,字子羽,原籍江西赣州赣县,举人,北宋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任化州判官,配李氏,任满后定居于州南30里之居地,因官地地势低洼,夏秋常遭水浸,至二世梁相,迁居化州赤沙,开创基业,三世梁奎,南宋贡元,绍熙二年(1192年)任广西梧州府训。四世梁佛兴,博通天文地理,五世梁格,弼公五代单传,至六世巨栋、巨材两公,后开枝散叶,至今九百余年,繁衍村庄千余条,散居大陆、台港澳及新加坡等地,人口50余万。
《广东高凉化县赤沙梁氏宗谱》由梁弼公后裔分支各村代表,根据史料记载已修十一届。但因朝代变迁,交通及通讯不便,梁弼公后裔有迁回山东、江西、分支福建,散居贵州、广西、海南、广州、江门、阳江、湛江、茂名、雷州等地后裔村庄甚多,这一切,都有待十二届修谱办工作人员去寻亲追宗。 化州赤沙梁氏乃名姓望族,但其族谱(旧谱)均未全追溯远祖名宦,没有说明部分人员迁回山东、江西、分支福建,后迁移南粤等后裔的历史。这些源流与社会上流传的"广东梁氏不二梁"的传说,将有待后人去考究。
会上学者基本上肯定族谱对赤沙梁氏本家族的源流记述的意义,但不否认族谱中一些内容只是家族感情,体现崇宗念祖孝道精神,不一定是真实历史全记料。
《广东高凉化县赤沙梁氏宗谱》,既尊重旧谱的记述,但对其中疑点等方式应加以梳理。梁逢利专家说:"修谱应追踪上下三代历史,以及地方志、史书等记载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而修"。
化州赤沙梁氏慈善基金会会长梁文齐对做好本届修谱,基金会发展,扶贫奖学,设立创业扶持基金等问题作了总结发言。他说:盛势修谱,纪念先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化州赤沙梁氏第十二修谱将不收人口钱,全部有族中老扳捐资解决本次修谱的一切经费。赤沙梁氏后裔老板致富不忘宗亲,去年通过发动本族杨梅、同庆、笪桥、良光、小良等地老板捐资设立的赤沙梁氏慈善基金会目前已收到无私慈善献捐资金530余万元,每月5至8号准时发放扶贫资金每户每人300元至500元到族中有特殊困难的孤儿及特困户的账户中。在去年发放奖学金的基础上,今年计划举行首届"化州赤沙梁氏奖学金"发放会,预计发放奖学金近60万元,奖励族中考上本科以上的优秀学子及本地梁氏学子考上清华、北大的特优学生,为梁氏造就优秀的社会人才。并力争用3年时间创立起"化州赤沙梁氏青年创业扶持基金",帮助族中有志创业成才的青年发展实业,做大做强梁氏实体经济。
化州赤沙梁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梁柱最后要求近期做好三件事:1是春分将到,希望族中各村及外出人事,春分日尽量组织各村宗亲拜祭梁弼公:2是本族各分支的村庄要尽快把本村的族谱完成初稿上交修谱办:3是做好本族特困孤儿的普查及2017年高考特困和优秀学子奖学金发放筹备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