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在茂名新坡路学山村上演 茂南区新坡路学山村正面临被逼强行霸占土地施工,村民自发奋起维护家园,要求有关部门停止施工,寻求协商。 历史学山村为国家建设贡献多少土地,不求回报,只求讨说法,如今落得如此下场,村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抢占土地,强拆建设,村中将灭。在国家大力推行城中村改造工程,作为城中村本来贫困的学山村就难以生存,得不到任何支持,现在还面临被霸占施工。我们不为其他,我们只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园,只为挽留一方土地,续子孙后代。 茂名市茂南区红旗街道红旗南居委学山村村民三代居住此地,现户口人数将近2000人,历史居住人口逐渐搬离,剩余部分老人和小孩长期居住家中,搬离的村民多数租住廉租房、在外租房或借助亲戚住房,以上情况实属无奈,试问如果村中有适宜居住的住所,谁愿意离开,村里原本地就不多,基于历史原因家家户户就地建房维持生存,房与房之间没有正规道路,同行道也不过50厘米,也是所谓的小巷,就成为村里人民出入的主要通道,世代村民就这样在这个白不见光,夜不见路的环境生活,更说不上水泥路,路灯,美化环境,现在村民面临的将是村中灭亡的恶况。 村里这些小巷子就是出入的通道 部分还在村里居住的老人,实际是没地方住 基本每2/3户就有这样一条巷子,连一条直通贯穿村的通道都没有 这样的瓦盖房覆盖全村80% 成年人侧身刚好能过,这样的村路,你走过吗?
仅限人行,不能其他交通工具穿梭 这里那多一个袋子都过不了,但这条路很重要 这些屋子,随处可见,能住人吗? 小孩时代觉得这些“路”很有意思,长达后哭不出 村里唯一一条宽敞烂道,三轮摩托车能过,走过可能都要修了吧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推动下,加快各地方市改造建设新农村项目,实施美化绿化环境,为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价值、改善人居环境我们是非常赞同,而且,我们很抱歉地说,我们脱离国家后腿,但恳请政府部门根据事实了解真相再实施,其中隐藏的内情并未得到妥善解决。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6.gif学山村历史以来,为国家贡献了多少土地(可到镇政府有关部门调查),我们求的不是回报,只是说明事实,更是希望有关部门能了解学山村的诉求和根据历史材料给予村民公道的回应;2001年新坡镇政府批示了一份文件,批示内容为同意并批准划村旁人工湖(也就是现在政府规划改造的2号人工湖)30亩地作为学山村改造住房建设用地,可能大家会问,2001年的批文怎么到现在都没建起来。
回答一:2001年在没有任何补贴的情况下,试问市内有多少个村在经济上能支撑起这项改造项目,单纯是填湖的费用对当时本来就贫穷的学山村村民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
回答二:因为世代村民居住在那里剩余的7亩三分土地上,当时的经济环境,大部分村民都是依靠附近建设路的商铺,为别人扛水泥,摩托车载客等低下的苦力活维持生计,每天为了生计,填报肚子都成问题,何来钱搞建设。
回答三:当年的村委及村干部能力有限,在批文下来后都很积极筹备,想改善和提升学山村的居住环境,因受经济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也就一再滞后,这么多年过去了,村里老干部退的退,走的走,现在新一代接起来,目的是为争取一丝土地,续子孙后代。
在,就是现在,市城建局在人工湖动工,听说建设公园,美化环境,试问需要动工了,我们学山村连一个知情权都没有?学山村没有一个人知道,你说征收吧,也没有一个人收过赔款,如果有,请
问赔款哪去了?再说学山村根本不知道,甚至连改造规划图也没看过,这是合法施工吗?
居委和隔壁龙山村一致口供否认我们学山村没有知情权,人工湖归属与学山村没关系?这是不怕雷劈的大话。 说的好听是美化,改造,试问,在那个人工湖附近除了他们龙山村,有还有哪个村像样的,周围都是烂屋、烂地,我们人民信任的政府,你们有亲自到村了解过实情吗?有听过学山村们的故事吗?有知道他们历史以来的苦楚吗?你知道人工湖改造对学山村的危害性吗?那可是灭村的建设啊!
说是建设公园,你知道公园建起来谁最受益吗?是龙山村,他们为的是利用相关部门审批了不合程序的批文,动用建设补贴抢占人工湖改造,改造好了,只有龙山村的人享有使用权,附近就一个学山村,学山村都是烂屋烂地,这样的周边环境,我想请问,美化人工湖,建设公用设施给谁看?给谁用?
再说,一直以来人工湖都是路边淹水的泄洪通道,每次下雨都会水浸,如果建设起来了,我们村地势低,时间长了,必然会灭村,或者每次水淹时可以请有关部门领导来抓鱼(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鱼),年例也没人敢回来做了。
我们诉求不是想占有什么,只是想有关部门能亲身到学山村实地了解情况,给予近2000人最后的住所一丝希望,希望得到关注,希望得到协商,希望得到我们村能够延续后代。
学山村全体全体村民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