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头条新闻,讲到街上的一些打着公益和义工名义放置的绿色回收箱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黑色利益,外省某市的城管正在拆除这些收集箱,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联想起今年以来,我发现不但在油公司住宅区有“衣衣不舍”和“衣点爱心”,好像其他住宅区也都见过。现在不但有“衣衣不舍”和“衣点爱心”在抢地盘,貌似还有其他的陆续赶来。我就一直有疑问,哪位大善人的善举?问过做过义工的朋友,说根本不知此事。
上个月,我到露天矿收货款,就在露天矿油公司住宅区看到这样一幕:当时我正给客户开着收款单,一台小面包车开过来,两个身材高大身穿黄绿色T恤的外地后生仔下车,匆匆(没错,就是匆匆)搬下一个绿色收集箱放下就准备离开。正好一个挂着华达工作牌的物业工作人员过来检查吧,发现这个情况,马上叫停两人,问他们在油公司住宅区安装这个箱子,有无经过批准?两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一味强调这是公益事业、环保事业。华达物业工作人员说你们不要岔开话题,请直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两人马上换口径说是住户打电话请他们来的。物业又马上问是哪一位住户、住哪里?姓什么?露天矿几千住户资料我都有,或许我和你找这位住户证实一下?听这话,其中一人不出声了,另一个还不知趣继续强调他们这是公益事业、环保事业。华达物业工作人员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你两位就不要说废话了,如果你们有正规的审批手续并且按规划位置装,那没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审批,请你马上将箱子搬走。那两个人不再说话,迅速将箱搬上小面包车开车离去。那位物业工作人员一点面子都不给,看着两个人上车的身影说: 两位一定要记得,不要把你们公司的做法和公益、环保、义工组织挂钩,免得搞坏人家的名声。说得那么好听,没有利益关系或者说是没钱赚,你肯花大大几百大洋到处放置这个收集箱?你以为你真的是雷锋啊?如果真是公益事业、环保事业,何必偷偷摸摸,上次你们已经来过一次,我已经告知你们必须经过批准,这次偷偷换个地方又来。
所以总感觉这些绿色箱子怪怪的,总有什么让人猜想不到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