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春,国民革命军"讨逆"军第八总指挥陈济棠,电令在高州城南郊石仔岭修建军用民航两用的茂名机场(后改名高州机场,该机场于1930年5月21日动工,6月28日竣工,面积208769平方米)。抗日战争后期,盟军飞机曾在此空投物资及降落。可以说,高州机场为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高州有飞机场(石仔岭机场),没有民用的飞机场,现在已荒废该地址为:高州城南郊石仔岭
民国十九年(1930)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陈济棠,下达命令在茂名县高州城南郊石仔岭修建军民两用飞机场(当地群众称石仔岭机场)。机场于当年5月动工,通过军民全力日夜施工,仅用38天便建成。机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耗资毫银5300元,由当地政府拨资,当时用小型民航机开设高州——广州航线,隔十天一航班,客票每张毫银三元,试航数月乘客短缺,只可停航。抗日战争后期,“盟军”飞机曾在此空投物资和升降。
解放后,机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委托茂名县林业部门代管并办起机场苗圃场,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决定保留原高州机场作为空军的后备机场,直属空军三六三零部队管辖,后来又委托高州县林业局代管。
1985年12月经广州军区空军领导机关批准,对机场进行修复,省林业厅拨款四万元,省民航局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协助进行机场跑道及配套设施的测量和设计,由当地党委和政府组织人力施工。在空军八六三六七部队和省、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第一期修复工程于1986年1月4日动工,2月25日竣工,建成长600米宽50米的主跑道一条,可同时停放两架小型飞机的停机坪一个,杀虫药池一个,总土、石方24万立方,耗资六万元,修复后的机场,主要作为粤西地区播种造林喷药灭虫之用,并为当地农业提供各种服务。
陈济棠主粤后,即在广州建立西南航空公司,辟有沪粤等五条航线,开创了广东民航事业。1930年,电令茂名县政府在城南石仔岭兴建飞机场。是年5月21日破土,同年6月28日竣工。机场面积288769平方米,耗资毫银5259.92元。建成后民航军用均可。民航则设茂名(今高州)——广州航线。十日一班,曾试航数月,每张客票收毫银30元。抗战后期,盟军飞机曾在此空投军用物资及降落。解放后,该机场由空军某部委托地方代管。1958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决定,保留原茂名飞机场作为空军的后备机场,直属空军某部管辖。后又委托县林业局代管。1985年12月,经广州军区空军领导机关批准,省林业厅拨款,省民航局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施工,由高州县人民政府组织人力重修飞机跑道及配套建筑物,作为高州、信宜、阳春等在飞播造林及森林除虫使用,并为农业提供各种服务。此机场规模虽不大,但当年在县级建机场实属罕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