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一小学发出“公约”叫停家长检查作业,认为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是学生的事情,批改作业是老师的事情,家长不应该插手,为此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此举引起了社会关注,褒贬不一。作为多年从事教育 工作的普通一员,看到这样的小新闻竟然能走红,感觉被狠狠打脸了,心情五味杂陈。 一、这是常识问题 这是事关常识的问题。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是愤怒的。虽是一家之言却道出了万家困惑。家长该不该检查孩子作业,这是应该被单独提出来的问题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然而,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却在这个认识上存在分歧,尤其首先是学校在这个常识问题上搞不清楚,复杂化了。从倡导家长为孩子检查作业到如今叫停家长检查作业,都是学校在摇旗呐喊。学校、孩子、家长是三个不同责任主体,每一方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但在这三方主体中,孩子无疑是备受关注和需要引导的。 学生自觉检查作业与家长检查作业是完全不冲突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单方面养成的,而应该是在学校、孩子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引导和监督下潜移默化养成的。家长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负有家庭教育的责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离不开父母的监督引导。学校和家长的良好互动有助于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导向价值最基本的体现就在于日常的作业监督。家长平日里忙于生计,需要通过对孩子作业的完成质量来检查当天的学习情况并在知识范围内进行适当辅导。而家长的这种监督引导是发自内心的责任使然,是一种亲子方式,学校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所谓“公约”对这种自然关系进行割裂。这类“公约”虽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有画蛇添足之嫌,道尽了教育的无力感。 作为孩子的启蒙摇篮,学校应该在孩子教育的基本常识问题上观点鲜明,辩证看待,科学引导,谨慎发出诸如此类混淆常识的所谓“公约”。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有能力的监督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在普通的城镇学校里,老师可能不仅仅是只负责一个班一个科目的教学任务,同时可能还要兼顾多个学科或者班级,那么负责的学生数量就有可能超过100人,这就意味着一位普通的老师每天要修改的作业量超过100本。试问,在如此量大的作业批改过程中,即使能一目十行的老师也难以注意到每一位学生作业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答案是否正确、是否标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作业的字里行间中发现孩子在书写、审题、答题等细微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关注,而这些才是作业的重要目的。在大班教学方式里,在短短的45分钟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领悟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学生的笔记质量、作业上体现出来。那么,这些短板谁来及时纠正?家长的关注自然是不能缺席的。退一步说,即使家长不能辅导孩子,也需要通过这些观察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辅导机构,才不至于病急乱投医,耽误孩子的进步。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诗人陆游在教导儿子时所写的两句诗,强调的是自觉学习的良好态度和自我学习能力,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同样适用。老师要上好45分钟的课时,备课功夫要深;学生要掌握好课堂上的知识,要做好课前预习。在学生没有形成学习自觉的习惯前,家长的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差生和优秀生本来是不存在的,差距在课外逐渐拉开。同样一本书,同样45分钟,同一位老师,同一个课堂,本来是不应该存在差别的,但老师关注度的不同、学生课外功夫的深浅就逐渐成为了优秀生与差生的分水岭。这个很容易理解。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学生容易受到老师的青睐,回答问题的频率往往比较高,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比一般同学要强,成绩进步也比较快,这对一小部分同学来说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堂课45分钟很快就过去,上课老师还有一个教学进度的问题,这决定了他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甚至为了赶进度,往往会喜欢点名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回答问题,以学生的回答质量推进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当然了,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有很多因素影响。短短45分钟,可能是老师一个晚上的精心设计,甚至是几天的思量。 二、作业设置质量堪忧 说到老师的备课,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作业的设计。这个环节也是很能考验老师功夫的。作业设计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备课的质量和对教学质量的检验效果。 本人从事多年校外辅导工作,从每天学生的作业安排来看,发现了一个不吐不快的事实——现在有些老师的作业布置显得有些随意,根本谈不上设计,这方面确实需要好好反思了。新学期开始,学生就会根据老师的建议去买各种辅导资料,当然这是必须的,但是,这些辅导资料后来都成为了学生每天的作业,压根就没有授课老师亲自设置的作业。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教学问题。在老师备课里面,要求必须要有作业设计这个重要环节。好,现在不少老师都图省事,直接布置从书店买的资料做作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哪呢?教材可以是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是统一的,但是教师和学生群体都是存在差异化的。教师的教学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教学方式方法是呈现个性化的,体现在教学方案、备课思路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一个知识点的作业要求不尽相同,这需要在备课环节设置好,需要具有良好的连贯性、互动性、拓展性和激励性。这与整个教学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独立脱节的。科学的作业设置很重要,既能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又能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部分教师的作业布置就是脱节的,给学生徒增负担,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依靠课外辅导资料作为学生的作业题库就更不可取了,可惜目前不少学校教师正对此乐此不疲。 我是学爸,面对质量堪忧的作业,面对做作业写得焦头烂额的学生,越辅导越焦急,我们的教学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