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4108|回复: 17

[今日关注] 这个卖字佬不简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2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天都打拖拉机 于 2017-11-12 14:40 编辑

过去,茂名本地人习惯尊称从事某一行业的人为“佬”,例如:劏猪佬,指的是从事屠宰生猪为业的人;打铁佬,指的是从事打铁为业的人。今天说的这位卖字佬是指在街头靠卖字为营生的一位老伯。“卖字”这个行业古代就有了,解放前我国老百姓很多人没读过书,大多数人是文盲,因而很多人写家书都是去街头请卖字佬帮忙写家书。解放后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政府还积极进行全国大扫盲,学“毛著”,会读书认字的人多了起来,街头卖字佬就越来越少了。
367572_20131212160304196200_1.jpg dzzzwf76636.jpg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逐渐好起来了,每逢春节,或平常进宅结婚,人们,特别是农村的人喜欢买一幅现场手写的对联回家张贴以示喜庆吉祥。因而街头又出现了卖字佬,但他们不再代写家书,而是专写对联。

IMG_20171112_110942_1(75%).jpg



我相信,经常路过河西红旗南路少年宫门口的老茂名对这位卖字的老伯应该不会陌生。因为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在少年宫门口南侧摆摊卖对联了。这位老伯姓柯,据他夫人说,他们在此摆摊已经有三十六年了,柯伯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过去老师的收入低,家里人口多,为了曾加收入,解决家庭生活困难,根据自己写得一手好字的特长,柯伯从一九八一年就开始来到少年宫门口摆摊卖对联,靠着卖字柯伯走出了家庭生活的困境。如今子女都长大成人,成家立室了,日子越来越好,有人劝说柯伯别再那么辛苦了,但写对联已经成了柯伯的精神寄托,他舍不得封笔。曾经也有不少市民劝说柯伯找间铺头写对联,不用日晒雨淋。但他对这个档口有了感情,不舍得换地方,常乐观地称这个档口是他的“革命根据地”。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客人选好对联内容,柯伯挥毫书写。

IMG_20171112_110942(75%).jpg IMG_20171112_111247(75%).jpg IMG_20171112_111022(75%).jpg IMG_20171112_111126(75%).jpg

发表于 2017-11-1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总觉得签好自己的名或写一手好字是门面,现在看来却另有含义。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柯伯现场书写好的对联。


IMG_20171112_110822_1(75%).jpg IMG_20171112_111604(75%).jpg



柯伯老伴为客人包好对联。


IMG_20171112_111842(75%).jpg

发表于 2017-11-1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1_1008:}柯柄齐
发表于 2017-11-1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市区写对联的平时就只剩这一档了。过年才会多。
发表于 2017-11-1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字真不咋样
发表于 2017-11-1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得在外面印好的字靓。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与书法名家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其能在此地生存30几年而不倒,且有稳定的客源,已经相当不错了。
发表于 2017-11-1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他写过广告,脾气火爆的很,叫他写过少少,还得被他叼的一面屁
发表于 2017-11-1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捣蛋大兵 于 2017-11-12 20:55 编辑

现在的卖字佬大多转行卖IT技术了,包括帮你重装电脑系统、手机系统的。现在基本没有了文盲,但电脑盲占了大多数。其实手机盲更多,因为人们用智能手机比电脑迟,会刷机的人比会装Windows的人更少。但用手机的人更多,一是手机更方便,可随身携带,二是有同步与异步的语音聊天功能,方便不会打字的大多数人。
发表于 2017-11-1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捣蛋大兵 于 2017-11-12 20:49 编辑
每天都打拖拉机 发表于 2017-11-12 20:15
当然与书法名家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其能在此地生存30几年而不倒,且有稳定的客源,已经相当不错了。

说明大众并不喜欢有书法味的字,而喜欢较肥润的字,意头好。如果以前的宋常委也到陌生的地区写对联,会怎样?有书法味的字,至少要参照“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以前在春节后上广州读书,从茂名出发,发现沿途中最少书法味的春联是茂名地区的,然后向广州方向书法味渐浓。如果从书法角度来评价,几乎个个都是“病字”,但却几乎个个都是大众喜欢的字。
发表于 2017-11-1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年纪太大,落笔无力,字体硬板,不过坚持了这么多年,精神上值得敬佩!
发表于 2017-11-1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个月帮我写了两副对联,78蚊
发表于 2017-11-1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拿印刷体比。就算是书法家,也没几个写楷体了。因为怎么写,都没有印刷体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