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955|回复: 0

税收成本是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税收成本是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
  李俊
  中国皇权社会里,有一个特点就是,重农抑商。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并不是重农抑商的原因,而是一种结果。中原帝国选择重农抑商的政策,是从统治成本角度来考虑,而不是统治者的愚蠢。
  重农抑商对经济发展确实不利,这点在经济学界上是没有什么争议。如果只有几个昏君,没有看到抑商的坏处,还能说得过去,但是不可能所有统治者都是愚蠢的。皇权社会里,需要官僚集团进行统治。养活这些官僚集团的费用,就是通过税收方式。草原帝国是通过战利品来支付统治经费,就很难做到稳定性。
  资本是流动的,是逐利的行为,但是在当时条件约束下,对资本征税是极其困难的。商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都有利,然而导致征税成本的增加。商人到处跑,政府也不容易监控,更加谈不上征税。农业是被土地固定下来,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重视农业发展,可以让人们固定下来,这是有利降低征税成本。
  北京大学国发院周其仁教授说道:“超级国家公司成立之后,一旦发现组织成本太高,究竟走哪条路线才能把经济运转的成本降下来,确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任务。”中原帝国之所以能够维持统一,就是通过重农抑商政策去降低税收成本。欧洲不能做到大统一,这和背后税收成本是有关。
  中原帝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统治者获得税收来源相对稳定。当然,如果遇到严重天灾,再加上外部力量的攻击,也会垮掉了。欧洲的平均纬度要比中原要高,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空气湿度很大,这是不利搞种植业。他们往往是搞畜牧业,也就是依托草原,这会增加统治者的征税成本。草原经济的约束,注定国家边界方面扩展很有限。
  除了重农抑商之外,中国历代统治者也是采取盐铁官营,本质上也是征税成本的考虑。就拿盐来说,通常都是沿海地区生产,这和别的商品是有区别的。如果对玉米征税,老百姓仍然可以偷偷地种植玉米,毕竟这个范围太大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在沿海地区,很难做到偷偷地生产盐。
  重农抑商确实维持着中原帝国的统一,但是也抑制了商业的发展,导致中国开始落后欧洲国家。如果不是中国被西方帝国打开大门,清朝倒闭之后,将会被新的皇权社会替代。因此,一个社会发展的结果,往往是无数变量叠加的作用。
  农耕社会里,一个人上升空间比较有限。如果不能经商的话,那么只能通过科举方式去改变。某种意义上来说,科举制度是对重农抑商的一种补偿。因此,对商业的抑制,人们自然就会热衷科举。
  战国时期秦国能够变得强大,重农抑商确实起到很大作用。秦国统一之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贵族统治也就瓦解了。重农抑商政策有利降低征税成本,扩大帝国统治的规模。虽然秦国垮掉了,但是郡县制却被保留下来。
  技术进步,税收成本也发生变化。中国之所以取消农业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征税成本过高,这个原因是不能忽略。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这背后也是成本约束的结果。草原文明很难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和征税成本有关。
  广东潮汕人有热爱经商的传统,他们到处从事商业活动。商业活动本身有很高的风险,宗族力量成为避规风险的一种途径。潮汕男人的大男主义,选择和自己人合作,这都是一种成本反映。潮汕家庭之中,父母对子女干预程度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这种大男主义,给人感觉就是不讲道理,但是只要家庭成员服从的话,也可以起到降低成本。不过,工业社会之后,大男主义在家庭上的统治边际成本不断增加。其实,这和税收成本是同一个逻辑。研究历史问题,需要从经济学、地理学、数学、文化、心理学等知识,融合起来去分析历史事件。
  税收成本是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正确的逻辑。要知道,不可能所有都是皇帝都是愚蠢的,都是小农思想的。很多行为,都是需要从成本那里寻找答案。
  2017年12月25日

  李俊,广东湛江人。在《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参考报》、《浙江经济》、《经济学家茶座》、《新经济》、《深圳晚报》、《博客天下》等国内知名报刊、经济学类核心期刊、以及国外报刊,发表经济评论、书评、经济随笔等几百篇。网易、搜狐等网站开设个人名博。出版了《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等著作。
  个人公众号:草根清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