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茂名的教育让茂名人引以为傲,但随着近几年茂名的高考成绩每况日下,不说远的,就对比我们隔壁的湛江,茂名的成绩已经是惨不忍睹了,引以为豪的教育名片也丢得差不多了。
这些年,茂名的发展是起来了,交通,基建都日益改善,经济非珠龙头。但是不知何时,最不应该被忽视的教育,却没随经济一起发展起,反而是被拉下了。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不重视。看看这些年,我们对茂名的教育做过什么。
一,欠账太多,输在起路线。省要求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98%以上和92%以上,各地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而整个茂南市区也只有两间公办幼儿园,全市建么多适龄儿童,能抽中的都可以买彩票了(网友说的)。而大部分的适龄儿童只能去私立的幼儿园,私立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其实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路线。按我省这个比例茂名欠的账两个手都数不完,而更加严重的是,从当前城市规划来看,这个问题还没得到重视,毫无要规划增加的迹象。
二,教育被当成搭称发展的“猪肉”。当年,茂名为搬市委市政府到一滩,搭上了市一中的命运,但天意弄人,刚好碰上中央的八项规定,不能新建楼房馆所,市委市政府的搬迁计划搁浅,但市一中的教学楼已建好,命运已不能改变。(山长路远的一中所带来的问题其实显而易见,最明显的就是老师问题,虽然现在网上还有人认为没什么影响,但熟悉一中老师的都知道,这对他们来说的确带来了很多不便)其实这个搬迁计划,牺牲最大的就是一中,而且牺牲得太没价值了。为何要发展,要牺牲的却是教育呢?真的应该好好反思。
三,教育质量提升成了忽悠。近年,随着城市的扩容,群众对优质教育、优质学位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教育部门不专心优化教育资源,而是使改校名这样的忽悠招数,像原来的名校十一小改为了为民路小学,九小改为了福华小学等。的确,经过一轮改名忽悠,从名字上已经分不清方兴小学和低埒小学的区别,也达到了教育部门所谓的教育均衡发展目的。
对我市的教育问题,最重要还是重视。财政要加大投入,欠的账及时补上,从娃娃抓起,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急在眉睫。教育部门少做忽悠工作,多管管老师,少收点红包,正正师风。此外,一中能搬回当然最好,市民片,官渡片都可以考虑,当然西城片不是也很好吗?打造茂名的教育城。
(小编配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