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化工企业之一,德国巴斯夫集团将目光瞄准了地处广东西部的湛江,计划在湛江投资100亿美元左右打造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化工一体化生产基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巴斯夫集团即将在广东湛江建设的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是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 100亿美元左右的投资额,在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原本发达地区才有机会享受的大额“投资红利”,为何会青睐湛江? “去年底湛江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再加上今年广东正式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要将粤东粤西打造成新的增长极,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准了湛江,湛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湛江的大发展,是当前粤东粤西地区的缩影。“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正给粤东粤西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重点打造粤东粤西沿海产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 广东因海而兴、因海而富,是典型的以沿海经济带动区域发展的省份。广东沿海经济带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集聚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但同时,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也是不平衡不充分的。 “广东的海岸线是全国最长的,但是沿海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需要把整个沿海经济带重新勾画、重新布局。”谭炳才认为。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让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由原来单一发展模式的‘跟随者’转变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在粤东粤西沿海集中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大型工业园,培育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如今,这一目标有望在湛江率先收获成果。 王小穗介绍,德国巴斯夫集团拟在湛江投资兴建的化工基地,不仅带来100亿美元左右的投资额,还将带动大约1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这些产业聚集起来,将形成一个超千亿元人民币的产业集群,对于湛江乃至整个粤西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巴斯夫集团在德国的生产基地位于莱茵河畔,但莱茵河的水质却非常好,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于湛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郑人豪认为,湛江必须从“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省委定位湛江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就应该在经济、社会、文化、区域辐射等领域承担全省的战略职能,具有带动所在区域发展的影响力,成为所在区域和城市群的核心,并能代表广东参与国际和其他省(区)的合作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