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6808|回复: 0

[美食推荐] 贴秋膘≠胡吃海喝,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6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贴秋膘≠胡吃海喝,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秋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三,每到这一天,老百姓都在争先恐后“贴秋膘”。然而这高能饮食习俗的背后,不仅是物质极大丰富的肥胖问题,更牵扯到胖人的脑神经是不是有问题。

一、贴秋膘,物资匮乏时代的身体记忆

贴秋膘三字起源何时,不易考究,不过在汉代《说文解字》中,已有“膘”字,意为肥肉。文学大家汪曾祺25年前曾发表一篇散文,他在文中把贴秋膘视同“吃烤肉”,并试图从成吉思汗时代寻找吃烤肉贴膘的线索,然并无实证。于是他归纳成民间说法: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可见,贴秋膘实难算上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物质匮乏饿瘦了,单纯地想吃点好东西补一补。但问题是,在21世纪你夏天还会掉肉吗?


民间不乏杠精,甚至曾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要知道直到新中国成立,胖瘦仍一度是评判人的重要标准。公婆家相媳妇,往往以“哪哪都好,就是太瘦了”嫌弃人,意指体格孱弱,不好生养,也撑不起家务农活。

自古国人就爱吃,不然也发明不出“蒸炒烹炸”“八大菜系”,只是当时一要靠天吃饭,饥饱不由己。二没有冷藏技术,肉质食材不易保存。三没有空调,食欲就差些。因为条件不允许天天吃肉,才有立秋开始贴秋膘这一种大鱼大肉的报复性进食行为。以北京城为例,今年某老字号就提前准备了将近70吨的酱肉,等待老百姓大快朵颐。因此传统上讲贴秋膘,像极了牲口出栏待宰前的催肥行为,过一夏天,人瘦了可不得了,必须得靠嘴吃回来,不然哪扛得住秋收的农活和缺衣少食凛凛寒冬。

如今,人们生活冬暖夏凉美食充足,只要想吃,随时都能长膘,不用等到秋天。更别说以瘦为美的观念早已成为社会主流。反观贴秋膘的说法像是山村boy嘴里说出的“土味”方言,明显过时。

即便是传统中医学者也不建议大鱼大肉贴秋膘,他们把从立秋起的日子称为“长夏”。立秋也称“交秋”,只是交代了秋天来临,夏伏的暑气在立秋后并不会马上消失,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之后等你体验。尤其是南方城市,本来就热,非得赶这段时间大鱼大肉,可想而知对身体没好处,不上火才怪!

二、别争了,你真的够胖了

截止去年底,有统计表明,中国人过重及肥胖率为17%左右,并且呈加速增长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人群。

在过去的5年里,有近51%的中国男性在发胖,因为胖,72%的男人表示买不到合适衣服,52%的男人感到自卑,77%的男人因为没有毅力而减肥失败。


在肥胖方面中国女性也不乐观,各方面数据基本与男性持平,互为上下。但由于女性生育特征,她们24%的人是因为生了宝宝而发胖,另有23%的人在减肥中出现生理期紊乱。她们减肥的最大原因是“希望自己更好看”,但13%以上的女性减肥5次仍没成功。

综上,我们正在加速迈入“肥胖中国”时期。

面对一桌子白切肉、红焖肉、腊肉炖肉回锅肉锅包肉,以及肉馅饺子、大肉丸子、炖鸡炖鸭红烧鱼……不吃吧,心烦意乱、脾气暴躁,既影响工作生活,还威胁到家庭和睦。吃吧,摸摸自己凸起的小腹和赘肉横生的腰,感觉今年刚买的衣服立马就要穿不进去。

每到这人神共愤的痛苦抉择,想想自己有多胖,掐大腿管住嘴当然最好,假如即将丧失理智被美味攻陷,你该怎么办?

三、管不住嘴,就按这些原则吃

1 非要贴秋膘,请记住这句话:吃的杂,反而更瘦

康奈尔大学Wansink实验室的研究员曾选取了两组不同饮食结构的人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不喜欢稀奇古怪的新食材的受试者有着更高的BMI(身高体重指数),即吃单一食材会更容易胖。而敢于尝试各种奇葩料理、新奇食物的受试者的BMI明显较低,也就是吃得丰富反而更苗条。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应摄入25种以上食物,不包括烹调油和调味品。


2 呼朋引伴到家里共同贴秋膘

在家做饭的人比点外卖的人,有着较低的BMI值,也有着更健康的食物摄取比例,即自己买菜做饭更健康苗条。贴秋膘时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吃,可以让人更投入对话与交流,而不是专注于眼前的食物,所以相对吃得较少。

3 贴秋膘时要想吃得少,盘子必须小

另一项研究表明,无论用多大的餐盘,受试者都倾向于吃掉盘中92%的食物,所以要避免吃得多,在吃之前一定给要观察好盘子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想瘦的妹子们,家里大盘子赶紧扔了吧。

图 / 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吃多了也不怕胖

四、无时无刻不在找借口胡吃海塞的你,可能得去看看脑子了

一般来说,饥饿感和能量消耗之间保持着一个动态平衡。下丘脑作为调节内脏和内分泌活动的脑区,通过脑下垂体连接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和释放多种激素来控制食欲。

每个人体重由于基因的缘故,会有一个锚点,在身体健康的状态下,下丘脑负责让体重维持在锚点5-7公斤的浮动范围内。而下丘脑并非单兵作战,有一帮“监察员”为它干活,它们就是“瘦素”。

图 / 瘦素与下丘脑的运作关系

瘦素是一种荷尔蒙,高密度分布在下丘脑中,一旦体内脂肪过多,瘦素会到下丘脑集会抗议,要求抑制食欲并且增加能量消耗。所以在发现瘦素的时候,整个科学界都沸腾了,以为终于找到了抵抗肥胖的良药,大家都觉得以后人类就再也不会被体重所困扰了,你只需敞开了吃,吃完以后只要注射一针瘦素,一切就和没发生过一样。从此你妈再也不用担心你发胖了。

可惜美好总是被现实打脸。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验后,科学家们终于承认,大脑对瘦素有偏见。当瘦素增多时(体重增加),大脑会视而不见故意放水。一旦瘦素减少(体重减轻),大脑就慌了,立马就激起你的食欲,提醒你的身体开始进食或者保存能量。

这跟人类的进化有关,千百万年来我们的老祖宗基本上都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人类大脑其实更多的是担心你饿死,而不是怕你胖死。知道这么多,下次有亲戚劝你多贴膘时,你可以理直气壮的和他讲:脑子有病的人才多吃,我不要成为土味胖gir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