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上来说减持一般被外界视作利空,公司股价走势向下。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大股东大量减持的行為向外界传递出一种信号,那就是公司业绩差、前景不好。由于信息不对称,其他投资者看到大股东都减持了,产生恐慌,于是也跟着抛出手中的股票,导致相关公司的股价不断下跌,特别是对于大股东疯狂减持的公司,其股价会持续下跌。但是,近几年部分公司的股价却在遭受减持后呈现上涨的趋势。以百利科技为例,有数据显示,百利科技在2017年9月4日披露减持计划,当天开盘该股低开高走,如果自6月21日公司大股东雨田基金首次披露减持计划算起,截至到第二次减持公告发布日,该公司收盘的整个区间涨幅已经超过30%。类似百利科技这种股价不跌反涨的还有一些公司,如汉王科技,2017年9月5日披露大股东减持计划,收盘时股价略有上涨。这些例子表明减持在如今的市场上来说不一定就意味着绝对的利空。首先,减持新规的发布,对于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上重要股东的减持更加有序。并且新规中对大股东减持时间和减持数量的限制,使得很多大股东不再有一次性大量减持的行为,而是分几次一步步进行,这种减持方式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就比较小了。其次,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发展形势好,正享受行业景气红利,公司前景一片大好,所以即使遭受大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冲击也不会太大。
|
|